探究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
作者:刘新海 张桂林 刘森 苏香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刘新海(左一)等在研读律学 吴正中/摄

  5年前深秋的一个夜晚,在一次彻夜长谈中,我们谈到了曾任刑部尚书的清初诗人王士祯(1634—1711年)所著的《池北偶谈》一书,并都被卷九中有关青岛即墨“王邦直”一篇深深地吸引住了。更令我们惊诧的是一生成就非凡、贡献卓著的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竟在各类时令“辞书”中无“典”可查,无“辞”可询,于是我们循着王邦直的踪迹,正式开启了对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律学思想及其体系的探讨、研究和学习。

  坐卧数载著成《律吕正声》

  王邦直,字子鱼,号东溟。据修于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四年(1915)的即墨县《敬修堂王世族谱》记载,其原籍属即墨县仁化乡郑疃社姜哥庄村,属今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姜哥庄村人。后居于今青岛市中韩街道办事处石老人村孙家胡同。明嘉靖年间被荐辟为“岁贡生,入太学”。之后经翰林院考试选拔为“非常优等”,官至盐山县丞。后因他给当朝上疏了震惊朝野的《十疏》被奸臣所陷,罢黜后在石老人村孙家胡同一小阁中坐卧二十载,著成《律吕正声》60卷,被明史馆收存。康熙十八年(1679),入选了世纪大典《四库全书》。经初步考证认为,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应在明嘉靖乙卯年(1555)开始著述,第一套刻本明万历丁丑年(1577)前成书,原刻制人不详;明万历丙戌年(1586)由黄作孚(明嘉靖癸丑年进士)(补)刻刻制完成,现原刊本藏于台北中央图书馆;明万历戊申年(1608)第二套刻本由其外孙黄御史宗昌序(补)刻刻制完成,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从《四库全书》总目卷39第334页中“经部”的“乐类存目”提要里可以看到,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属“内府藏本”。据称在后来《四库全书》浩大的采、编工程中,由纪晓岚为其撰写了328字(含标点)简洁流畅的提要小传。经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目录80页及所辑全书中查证,《律吕正声》一书在“经部”的第183册。

  全书原分为13册60卷洋洋30万言。在每册的首卷卷首除卷目外,还在其右下方有“明即墨王邦直子鱼甫著,明即墨黄作孚汝从甫校”字样和压角方章一枚。在每册的末卷卷尾左下角也印有压角方章一枚。该书有“万历戊申春王子月朔京山李维桢撰”的《律吕正声序》一篇(含标点780字),有3330字(含标点)并在其右下方印有压角方章一枚的《律吕正声·律吕总序》自序一篇,自序的尾坠为“万历丙戌夏四月十有八日即墨王邦直谨叙”。

  该书“有图、有解、有制、有义、有体用、有统会、有经纬”,共有图表64个。是所辑32部乐类书籍中册数、卷数、页数均为最多的一部。相形之下,纵横比较,王邦直的律学思想体系的提出早于世界著名音乐理论家法国的美孙109年;早于世界伟大音乐家德国的巴赫145年。最保守地认为,也比世界上公认的“十二平均律”创始人朱载《乐律全书》(明万历丙午1606年)提出“律学思想”的时间早30年以上。

  科学严谨的律学思想

  从《律吕正声》中不难看出,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的创建是严谨的。他披阅史书千百卷,历时二十载,追根求本,溯流探源。“力辩古来牵合为一之非”并“独纠其律”。从“伏羲乐曰立基,画八卦以定阴阳,造琴瑟以谐律吕”的“寒来暑往,律吕调阳”,“神农乐曰下谋”至“始于轩辕皇帝,命伶伦自大夏之西,取竹于嶰谿之谷,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的黄钟之宫,次制十二管于昆仑之下,听凤凰之鸣”的“十二律”;从《虞书》、《王制》的“谐时月”、“定日同律”到“至经秦火之余,而乐经亡矣”;从“乐经亡则礼素而诗虚”到司马迁的“律吕之制”;从“京房的谬为六十”到“唐命祖孝孙、张文受考证雅乐,是谓旋宫之制”;一直到“燕肃、李照、宋祁、王朴、和岘”之律,“司马光、范镇、房庶”之论以及“西山蔡氏、当朝李文利”之说,他广纳“勾股之法”、“九章算术”,“以景观知水准”、“以漏刻识数率”、“以黍粒定‘积数’”,在做了反复比对、缜密推论,精心研究之后,认为古之律吕“自汉司马迁至明韩邦奇诸家”,虽“皆有节取,而无一家当其意”;“旋宫之制”的“不能复于黄钟,黄钟往而不返”,“其损益相生之谬,变律半律之非,以之和声而声不和,以之候气而气不应”的音律不均等,不管是“以律生尺”还是“以尺生律”等等原因,他们只“不过泥于黄钟九寸之误,承舛袭讹,莫觉其非”,均为“一人臆见之律吕”。而正确方法之律吕“静极则动,动极则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无端、其机不息,孰为黄钟往而不返哉!”并“终而复始,循环无穷”。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实际所接受、采用,才能做到其尽善尽美的“移风易俗,感格天人者哉”。

  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的确立是科学的。他贯历史之古今,通日月之候气,博数历之技论,采众家之所长,纳阴阳之消长,取礼乐之性灵,矢志研思,阐微推算。他从音乐的美学本质出发,倡导音乐应该“本天地之和,感人心者也”;“消其暴漫淫邪之气”;“自易其恶,归于雅正焉”;他缕析比合、引经查典,参阅“武王吹律听声而知商之不敌”、“晋平公听清角师旷知其以德败政”、“宫声往而不返王令言知炀帝之必危”等乐说古论。提出了音乐功能强大,“一升一降,相摩相荡,欲已之而不能,于是奋击之而为雷霆,润泽之而为风雨,推明之而为日月,往来之而为寒暑,品物由是而享焉,化育由是而成焉”;更为难得的是,他抛却了前人陈陈相因,崇尚空谈,愈研愈玄的旧说,对历代聚讼纷纭的旋宫之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独特主张。

  他不空谈,有见地,主实算,立新说,博大精深,发前人所未发,成独家之言。他认为若“今以律书黄钟九寸,上生下生损益算之,黄钟至大吕差六分奇,大吕至太簇差三分奇,太簇至夹钟差五分奇,夹钟至姑洗差三分奇,姑洗至仲吕差五分奇,仲吕至葵宾差三分奇,葵宾至林钟差二分奇,林钟至夷则差四分奇,夷则至南吕差二分奇,南吕至无射差四分奇,无射至应钟差二分奇,应钟至黄钟差四寸三分奇”。他在研究推算中针对前人对律学的贡献及存在的音律“齐量”不能尽数,音分积数还有差微的不能等程、等值问题,提出了“三分自三分,隔八自隔八,若以三分合于隔八,使律吕之制至于毫、忽、微、尘而不可穷究,岂不失之愈远矣乎?”和“历家二十四气,每气算之不差毫忽。今律管之长短,其参差不齐若是,则节中之气必不应管,而葭莩之管必不飞灰,又何以协时月正日而成岁哉”。同时,他还参阅了《吕氏春秋》、《周礼》、《太元》、《考工记》、《洛书》、《河图》、《礼记》、《素问》、《虞书》、《朱子》、《元生》、《太玄经》等大量论著。从而创建了“律为万事之根本”的“正声”之论。他从声、律、乐器与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其八音之器,则本凫氏之钟制,磬人之磬制,若韗人皋陶之度,陈旸八音之论,李氏吹孔之法,亦未尝不兼取之矣”;“五音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乃同“取礼运还相为宫之法”等等一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大美”。他还研究了大量的琴瑟、乐制、鼓乐、宫乐、古辞、民谣、曲艺、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并提出“大舞小舞之制,宋氏文舞武舞之节,若赵慎言方色之论,李太常周舞之节,韩邦奇虞舞之图,亦未尝不兼考之矣”。他面对历史以来律学界聚讼纷争、各执己见的现状,律制不科学及律学史料不规范、不健全的实际情况,满怀忧虑、饱蘸深情称“草野微臣,耕农之暇,颇湛书史。忧律吕之失传,伤诸儒之傅会,故不惮劳苦,竭力研究二十几年,乃敢会众说而折衷之,分为六十余卷。芹曝之忱,不能自已,辄不自量,欲献之当宁,冀命儒臣更加详考。倘有可采以为大乐之助,庶千载之谬可革,而往圣之绝学不患无继矣”。由此可见,先哲们当时对王邦直“ 《律吕正声》其定律吕”的科学性、先进性评价,称其“推步准之《太玄经》,分寸准之《吕览》”是不无道理也是较为准确的了。

  律学思想体系的贡献及影响

  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由于他严谨、科学的理念和非凡、卓著的成就,得到了同道和社会的认同。从此便有了刑部尚书王士祯称其为“殚精声律之学”;大学士南充陈公欣赏其为“盖邦直无人能及矣”;翰林周公如砥曰其为“徐万且氏治太初历第一,而子鱼追配之于千载之后”;历史上著名大文豪时任礼部尚书的李维桢(1547—1626年)则“序述其欲比孔子自卫返鲁,使雅颂得所”。更有称《律吕正声》为“悬诸日月不刊之书”、“成一朝未备之典,抉千古未发之秘”的赞美之辞。由此看到王邦直及其思想体系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已非同寻常。更为重要的是,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律为万事之根本,可以审度,可以嘉量,可以平衡”及其关于“律吕之制”的形成、“律吕正声与君、臣、民及治国纲略的关系”和《十疏》等,无不与我国和世界的音乐及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正值西方国家文艺复兴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异域的西方文化交流范围较广、交流次数较多、交流形式较丰富的时期。因此上说从辩证的观点思考,王邦直律学思想形成一百多年之后的、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那些西方律学学说的产生,并非是偶然的,也不会是孤立的。至于“王邦直的律学思想”在这个时期里究竟曾否“西输”,其“西输”方式到底是由西方的“传教士”传回了西方,还是开放、富庶、强大的山东、即墨、青岛在经商活动中带给了西方,尽管民间有数种说辞,但要理清其是,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有待于笔者与各位专家进一步探寻。当然,20世纪上半叶,日本东洋音乐学会会长田边上雄、日本民俗音乐学会会长田边秀雄两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著名音乐学专家,将其一套藏存多年、弥足珍贵、较早刊本的王邦直《律吕正声》赠给了中国音乐研究所,充分说明了王邦直的律学思想体系不仅仅对西方世界,对世界东方各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凡此种种不难发现,王邦直是世界级音乐家,也是崂山、青岛、山东乃至中国文明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具体体现。非常遗憾的是他还未更广泛被今人所认知。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研究其价值、内涵的原因所在。

  另外,王邦直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先是被府学推选为“岁贡生,人太学”,后又经翰林院考试选拔为“非常优等”,官至盐山县丞。当时恰逢“国事不振”,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明代地主、官僚欺诈、盘剥百姓;沿海地区“倭患大炽”,民不聊生。当时的盐山位居中原腹地,皇城门户,恰处各方势力纷争之地。因此扰事不断,战事混乱,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这就是王邦直赴任前后的基本情况,也是他上疏嘉靖皇帝《十疏》的初始心态和背景。王邦直面临这种情况,慨然拒收官府俸禄,变卖家产以供开销,布衣访采,潜心与民。不久,他便上疏朝廷,这就是当时轰动朝野、百姓争相传诵的《十疏》,其内容“一曰减赋役以招流移;二曰实仓廪以备凶荒;三曰戒有司以去奢僭;四曰清驿递以革冒滥;五曰禁势豪以除暴横;六曰正仕途以塞奔竞;七曰重功绩以明考课;八曰慎作养以剔繁沉;九曰严简练以修武备;十曰振纪纲以励风俗。”他的见解切中时弊,建议也具体可行,摸准了明代统治制度脉络症结和国事民情,实乃救世良方。但由于当时朝政混乱少序,个别奸佞小人妒忌他的正直和才气,便编织了“越职言事”的罪名将其罢黜。一曲辉煌的《十疏》壮举,一段短暂的官路历程,让性情耿直的王邦直从对国事的极度关心中跌进了遭打击、受冷落的渊潭,他伤心失望至极,恼怒奸臣的弄权,百思难得其解。

  但他毕竟是一位生活在几乎是社会最底层,对百姓民生有深切认知体会的知识分子。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精心研究,发掘开拓,除了将一股郁勃之气肆情于诗书律吕之中外,他还著述了很多反映明代当政者、地主与农民利益关系的文论。王邦直的《十疏》、《疏藁》及一些反映民意世事风情、见解剖思深犀的文论,现在仔细读来,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博的现实意义。

  当代要重视对律学的研究

  诚然,对于王邦直,仅仅只从音乐学科研究,还不尽完备,需要相关部门、机构联动,更加进一步地重视起来,以多学科、多角度、综合性为切入点,挖掘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提炼出其博大的民族精神。近几年来,山东省、青岛市的党委、政府,宣传、文联、文化等部门;中共崂山区委、区政府及其宣传部门;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和社会各界对“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及其内涵的研究工作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山东省也将其作为艺术科学研究省级重点课题批准立项,相关部门并拟申报国家级课题。更令人欣喜的是,有关单位、人员还创意、提出了成立“王邦直研究会”、建立“王邦直纪念馆”等构想。总之,相对于以崂山为青岛文化“脉点”之一的青岛文化来讲,做好对王邦直及其思想内涵的研究工作,对我们挖掘整合崂山文化资源,培植推出崂山文化品牌,精打细造崂山文化名牌,唱靓叫响文化崂山,完善、充实、丰富青岛大文化格局的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及其它内容的研究对青岛市的“音乐之岛”之说可谓是奠定了基础。

  另外,要加强对“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及其思想内涵的研究,以使其科学成果尽快奉献于社会。通过初步联络和分解备选课题,我们拟调整充实“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学科研究组成员。我们将邀请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水和农民问题专家李殿魁(大音希声——从震惊朝野的《十疏》看王邦直为民情怀),中国音乐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音乐学专家乔建中(黄钟大吕铸春秋——“律吕正声”探析),青岛科技大学原副校长、现潍坊学院院长王守伦教授(引商刻羽都是情——从“律为万事之根本”看王邦直严谨科学的治学观),山东电台高级编辑、音乐文学作家郑广文和山东坤明集团的董事长张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律吕正声》中“古辞”使用看王邦直的美学思想方向),崂山文化研究会理事王诵亭的(生命的咏叹——王邦直生平研究),青岛海之魂文化产业园董事长、国内著名文化活动策划专家于大钧和青岛海之魂模特艺校校长、潍坊学院客座教授杨君(追“风”逐“雅”叹“颂”——寻访“律吕正声”的社会功能)进行学术探讨。还有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潍坊学院的有关专家、学者都将加盟到对王邦直系列学科的研究工作中来。

  张桂林研究馆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系“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研究学科组成员。

  刘新海高级编辑、歌曲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国内著名文化活动策划专家。有较多作品发表、获奖。系“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研究学科组成员。其音乐学文论《叫卖调简析》发表后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关注。

  刘森曾就学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喜好作曲、和声学与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部分音乐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并在多次评选活动中获奖。系“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研究学科组成员。

  苏香兰音乐教育专家,近年来有歌曲《唱给美丽的校园》、《为了美好明天》、《热爱大自然》和音乐论文《音乐素质教育之我见》、《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一点认识和体会》、《音乐教学活动的创设与创新教育》等在《歌曲》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获奖。多次被授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系“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研究学科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