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面塑作品《国色天香》系列之一
曹军面塑作品《弥勒佛》
面塑,是集形象性、信仰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独特的中国民间手工艺。民间艺人巧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调和出不同的色彩,徒手或辅以简单的工具捏制雕琢成各种形态逼真、色彩鲜艳的人物、动植物或场景,既美化了四时节令,又可置于案头玩赏,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山东高密面塑因受移民文化和齐鲁地域文化的影响,兼有北方古朴、豪放、淳厚和南方细致、优美、精巧的特点。高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曹军,凭着对面塑艺术20多年的痴迷与执守,在继承高密传统面塑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拘泥于固定程式,在创意、造型和长期保存等方面独出心裁,让这种曾经易被虫咬鼠啃、霉变开裂的民间小玩意儿,华丽变身为一件件传世佳作。
高密面塑,可以溯源到元代末期。相传为了反抗元朝暴政,老百姓自发拿面鱼传递信息,后来这种捏面鱼的活动在高密民间纪念性地流传下来,发展成民间的面捏、面塑,并逐渐成为一项民俗活动。如今过大年时,高密人还一直习惯在正月里用鱼形的面塑押锅,来祈福平安、祥和与富足。高密传统面塑保留着民间朴素雅致的审美取向,不太讲究敷彩和装饰,以塑为主,敷彩为辅,色与面的基色相间,主要以寓意吉祥的面花制作为主,其中曹金珠的面塑在高密民间很有口碑。曹家塑造的面鱼、鸳鸯等动物形象,被用枣木或梨木制成了面花模具磕印成花饽饽,在高密民间流传甚广,并辐射影响到安丘、诸城、即墨等周边地区。高密面塑传统的传承方式通常采取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曹氏的面塑技艺,经曹金珠及其子曹瑞福、孙媳王连彩的传承和发展,一代代传袭至其曾孙曹军的手中。
曹军从一名痴迷面塑的民间爱好者,逐渐成长为高级面点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并被面塑界美誉为“面人曹” 。
因自小受家庭的熏陶,曹军与面塑有着不解之缘。初中毕业后,曹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诸城师范美术专业,因家庭需要他顶家立业,不得不放弃了继续求学完成人生梦想的良机,进入工厂挣钱养家,后来因工厂倒闭,阴差阳错进入餐饮业,利用家传的面塑技艺专攻面点,在业界逐渐打开了局面。曹军在潍坊参加厨艺大赛期间,结识了济南的一位张姓面塑师傅,开始跟着他专业学习面塑艺术。面塑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要想成为这个行业的高手,需要艺人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长期甘于寂寞的执守。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曹军的视野愈来愈开阔,后因创作遇到瓶颈期,他深深感触到自己知识结构的局限和不足。没有受过美术专业教育的他,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恶补” ,立志要成为面塑艺术的行家里手。他翻阅了大量有关素描、色彩等的美术书籍以及传统文史经典,深入研究历史故事,丰富和拓展面塑创作的素材。他勤于钻研,挑战传统面塑不易长期保存和易断裂的难题,经过反复实践,在材料的配方上有了重大突破:以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相掺和,并按照不同的温度需要添加适量的甘油和防腐剂等,这种经过揉匀、调色制成五颜六色的面团,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技法,在他的手中变幻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曹军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平时生活经验的积淀和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摩,他善于通过细节彰显所塑人物的个性,在整体的和谐统一中表现作品形神兼备的艺术特色。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曹军领悟到,只有了解、熟悉人体的骨骼、肌肉等,才能使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便又在人体解剖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曹军的作品以人物见长,题材广泛,涉猎中外古今数十种,人物塑造注重传神,色彩考究,造型逼真生动。他对古典人物的塑造逐渐形成了独到的理解,对形态和神韵的把握十分到位,技艺突飞猛进,雅秀、精致、灵动的艺术风格渐成。其代表性作品多取自中华民族传统题材,有《关公》 《八仙过海》 《刘海戏金蟾》 《范进中举》以及《国色天香》系列、 《红楼梦》人物系列等。这些作品的细节处理巧妙,从面部表情到服饰衣纹,典雅精致,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仕女人物,每一件作品都没有骨架,脸部和手部等细节要在瞬间一次性完成,不能进行修补,衣纹也是如此。这需要作者意在手先,同时具备精准的造型能力,对角度和力度的把握要恰到好处。这种鬼斧神工般功力的呈现,我们从其《国色天香》系列、 《红楼梦》人物系列等作品中可略见一斑。
《国色天香》系列之《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造型,取自京剧《贵妃醉酒》片段,作者将杨贵妃得知唐玄宗移驾梅妃宫中后深夜醉酒独舞的瞬间,通过其眼神与手部的细微动作表现出来,惟妙惟肖,尽显女性的柔美,尤其对杨贵妃手部和水袖一波三折的纹饰处理,巧妙隐现出杨贵妃步履的醉态和惆怅孤独。 《黛玉葬花》这件作品,衣裙采用月白色,花纹为若隐若现的银色竹叶,宛若皎洁月夜下随风轻舞的竹影,渲染了黛玉素雅、脱俗和高洁的品格。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曹军仅用40多分钟,即现场完成了以杨贵妃为主要角色的作品《国色天香》 ,从100多名国内面塑高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金奖。
曹军还喜欢用面塑艺术来表现高密的民风民俗,除了节令祭礼用的品类繁多的花饽饽,他还创作了《竹报平安》等祈福新年欢乐祥和的作品,将高密浓浓的年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他还应山东电视台邀请,为电视剧《红高粱》的男女主角、编剧及导演现场塑像,并为该剧的首映式量体裁衣创作了其中的剧情:高粱酒、高粱情、高粱红、高粱地。曹军用面塑表现的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地重现了莫言小说原著《红高粱》中所描述的高密民俗风情的场景。陈列在高密市红高粱影视城的大型面塑酒神庙的酒神和大禹庙的主神大禹,曹军是主创,这是他又一次成功挑战了自己极限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人物刻画传神,场景色彩鲜明,充分体现了曹军面塑高超的造型技艺和高密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曹军用自己20多年的艺术创作,脚踏实地践行着传承与守护乡土文化根脉的人生信念。高密面塑生生不息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其在高密民间永葆青春的生命密码。曹军的面塑艺术在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成功个案。
(本文图片由曹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