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龙与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探讨“吴罗”作为非遗如何创新发展
我国罗的织造技艺历史悠久,大约6000年前已有原始起绞织物,出土的商代丝织物中可见罗的残片,战国楚墓中发现大量的花罗。秦汉时期的花罗已十分精美,如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耳杯菱形四经绞罗,这种织造技艺至今无人完全破解。唐宋时期,出现孔雀罗、菊花罗、瓜子罗、宝相花罗、满园春罗等名品。元代又有销金绫罗、金纱罗等加金罗织物。一些工艺复杂的品种,明清之后逐渐失传。
苏州是一座用丝织出来的锦绣富贵之城,约5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掌握了养蚕抽丝的技艺。环太湖一带历来丝绸业发达,唯亭镇草鞋山、吴兴钱山漾和吴江梅堰,分别出土的罗纹织物、纺织原料和器具等,揭开了苏州古老丝绸文化的神秘面纱,诉说着灿烂夺目的吴地文明。
罗,是一种真丝绞经织物。古人云:“荷气吹凉到枕边,薄纱如雾亦如烟。 ”今人说:“不穿不知道,穿了脱不了。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百姓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环保意识等不断提高,穿得好看、穿得健康,已成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贴身穿罗衣虽然极其舒服,如若再注入保健的元素岂不是更完美?李海龙又与专业团队合作,开展了“负离子功能性纱罗织物研究” , 2011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还原态多功能纱罗和仿伪纱罗商标织物” , 2012年通过省级鉴定。这些成果既解决了织造上的难题,又把美丽舒适、健康养生、自然生态等理念融入产品中。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激动地说,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题辞:“奋勇创新,引领潮流。”
李海龙与海南省副省长苻彩香探讨吴罗织造技艺以及与黎锦的合作事宜
2013年3月12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与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中国古代锦罗织物实验考古研发中心”落户光福镇。以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对考古发掘的纺织品、服装等进行研究保护、还原复制及市场推广,这意味着我国纺织考古事业进入一个实验考古学的新阶段。在揭牌仪式上,中国第一代纺织考古专家王亚蓉先生说:“复杂大花罗技艺的突破,就好像数学界突破了哥德巴赫猜想一样。 ”
2015年8月,苏州十位非遗传承人随陈嵘(时任苏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寻踪”故宫。那些难得一见的御用丝绸织物令李海龙怦然心动,大开眼界。当想到如此高超的织罗技艺濒临失传,有些甚至已断代数百年时,他暗下决心:“绝不能让这朵传统奇葩,消失于我们这一代。 ”
李海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认为把手艺做成产业,实现文艺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将手艺传承下去。为此他大胆改革家族企业体制,与广东宜安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佐云文化”携手,实行公司股份制,拓展文化产业化基地,优势互利。资金的注入,令“圣龙”活了起来。不久,“吴罗”将与“黎锦”合作,进入海南市场。
李海龙和吴罗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最早为连战夫妇的“破冰之旅”提供花罗披肩作为礼品,当时被同行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先后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服装学院等合作,修复、复制文物,为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制作服饰、 APEC会议的领导人服装等提供面料支持。还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礼品等。一件件任务的出色完成,树立了吴罗品牌的良好口碑。水到渠成,一项项荣誉也接踵而来。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成为江苏省级非遗、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保护单位;李海龙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苏州市非遗、吴罗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服装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校外导师等。
李海龙与中国第一代纺织考古专家王亚蓉先生在江西大墓考古现场
李海龙凡事敢为人先、躬行实践,并且竭尽全力做到极致,困难面前从不退缩,迎刃而解。用平凡打造不凡,一次次颠覆传统,完成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他身上我们读懂了何为匠人、何为匠心?正如他自己说的:“传承发扬祖宗好的技艺,并用科技的手段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品,使传统的技艺更适应当今市场,贴近百姓生活。踏踏实实、精益求精把产品做好,就是合格的匠人,就是匠心的体现。 ”
非遗有产业做支撑,有科技做提升,才能留得下、传得开,传统手艺便有了经久不衰的先决条件。作为非遗传承人,罗的织造技艺传到李海龙已是第四代,吴罗也不再是简单的横罗、直罗或是素罗、花罗。他掌握了罗的6大类织造技艺、 58个组织结构。可以说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罗,他基本都已掌握,仅剩3个品种尚未完全攻克。虽然外行难以理解,但是从他坚毅而又自信的神情中,已然分辨出这些数据的分量,着实令人咋舌,让人不由得感叹“高手自古在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