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白:行走于都市的剪纸艺术传道者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 align="center"><img oldsrc="W020200121681731452650.jpg"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6/202001/W020200121681731452650.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李守白剪纸作品《上海童谣》 (局部) </font></p>
<p> “哩吱哩吱轿子,轿子轿子哩吱,抬轿子,抬轿子,一抬抬到城隍庙,‘八拉搭’跌一跤,拾着一只大元宝”“城门城门几丈高?三丈六尺高。再高高,高勿出,再低低,低勿出。借侬城门串三串,江尖渚上团团转,咚咣咚,咚咣咚……”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对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一定不会陌生。</p>
<p>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剪纸艺术家李守白同样喜欢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童谣,他还把这些童谣融进了自己的剪纸作品《上海童谣》 ——他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把39首老上海童谣和152位活泼的人物形象一同剪入这幅长达17米、高0 . 9米的作品中。李守白也凭借着《上海童谣》获得了近日颁发的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p>
<p><strong> 剪纸中的上海风物 </strong></p>
<p> “老上海童谣是上海人生活方式的体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它们。 ”说起《上海童谣》的创作初衷,李守白说道,他想把上海话、孩子们唱童谣时玩耍的动作和上海特色建筑石库门融合在一起。 “这三者如同绘画中的三原色,可以演绎出上海文化绚丽多彩的风景。 ”李守白打算将这传统的“风景”留在艺术作品中,也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它们传播出去。开始时他画了一些关于上海童谣的插画,但感觉“很不过瘾” ,于是干脆创作了巨幅的《上海童谣》, “一下子把心中的想法表现了出来” 。</p>
<p> 其实,李守白心中并不仅仅只有老上海童谣,他的剪纸和重彩画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上海元素:穿着旗袍的女人、风景各异的里弄、上海标志性的建筑和街道,当然还有他记忆中的石库门。</p>
<p> 今年58岁的李守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6岁开始,他就跟随身为剪纸艺术家的父亲李廷益学习绘画和剪纸,考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后,又师从于画家、剪纸艺术家林曦明。</p>
<p> 1991年,在“剪纸圈”中已经小有名气的李守白到新加坡发展,在当地一家艺术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没有了话语权” ——每每要创作作品时,都要充分考虑合作方的需求,作品中没有留下“自己的印记” ,这让李守白感到苦恼。恰在此时,李守白的妻子从上海到新加坡看望他,他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妻子,妻子跟他说:“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以上海为题材进行创作,你一个上海人不画上海,真是可惜呀! ”这启发了李守白,从那开始,上海元素进入了李守白的作品中。</p>
<p> 这其中,最常出现在李守白作品中的,是他最熟悉的石库门。石库门是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 “如今看来,十个上海人中,起码有六个是在石库门中长大的。 ”李守白认为,就像四合院代表着北京一样,石库门代表着上海。</p>
<p> 而在李守白的创作中,他更关注的是石库门生活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特别是那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石库门中房间很小,但故事很多。 ”小时候,李守白经常搬着凳子,到弄堂口写生,描画他看到的石库门中的点点滴滴。专职从事艺术创作后,石库门中的景象仍然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p>
<p> 2001年,李守白从国外回到上海,从那开始,他创作了一大批以石库门为表现元素的美术作品。李守白以一家人在石库门前拍摄全家福的“老上海特色”为灵感,创作了剪纸作品《石库门留影》 。而在他的绘画作品《童年时光》中,李守白描绘了石库门天井内的生活场景,庭院中方桌上的飞行棋、墙边满布的绿植、煤炉上冒出的白烟和从二楼窗户中探出头的孩童,这些都是李守白上海生活的温馨记忆。</p>
<p><strong> “第三双眼”中的民间艺术 </strong></p>
<p> 李守白选择了用传统艺术表现自己心目中的上海风物,但他的表现技艺却并不传统。</p>
<p> “如果只是表现那些最传统、最纯粹的东西,虽然会引起片刻的新奇感,但时间长了,大家都会产生审美疲劳。 ”李守白觉得,需要用一种能跟当下都市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表现手法,来呈现都市文化蓬勃发展背景下的生活状态。</p>
<p> 在李守白的剪纸作品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表现手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曾评价李守白的作品“融会贯通中西方艺术表现风格,以当代艺术语言融合传统剪纸工艺表现,剪纸画面多以黑色脉络为主线,红、黑、黄色彩鲜明,凸显出版画一般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富有当代气息。 ”</p>
<p> 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风格,跟李守白的“第三双眼”有关。 “用中国人的眼睛看中国,这是第一双眼;用外国人的眼睛看外国,这是第二双眼。而把这两种观看的角度混合在一起,就会生成第三双眼睛。 ”李守白说道,艺术家都应该有一双既能看清中国、又能看到世界的“第三双眼” 。“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有生命力。 ”</p>
<p> 李守白“第三双眼”的实践也让他的作品走出国门,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他曾先后在法国、德国、奥地利、古巴、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举办展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p>
<p> 有人将李守白称为剪纸艺术的传道者,他的“第三双眼”也一直看向前方,李守白一直在思考怎样在大都市中从事民间文艺创作。而新的一年,他有了成熟的计划:召集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家,在城市中寻找废弃材料,比如旧的木制家具,来创作一批以环境保护和再利用为主题的民间艺术作品。“把民间艺术做成公共环境的装置,跟旧城改造相结合,这是民间文艺的一个发展方向。 ”李守白说。</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