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获评优秀作品的论文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原创话剧的反思与展望》 ,这篇论文是继发表于2016年的《原创之核——指向时代的经典》之后,我对于戏剧原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前一篇发表在《文艺研究》 ,这一篇发表在《文学评论》 。借此机会,特别要感谢《文艺研究》和《文学评论》意识到作为学术的中国当代戏剧理论批评的稀缺和重要性,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或许很难有一本戏剧刊物愿意发表这样冗长的文章。
这篇文章回顾了一段历史:新时期以来四十年的中国话剧历程,思考了历史转型处中国话剧原创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和根本原因。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戏剧要有自己的美学立足点。“话剧民族化”的实质是如何体现中国美学精神的问题。我坚信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的智慧将赋予艺术创造和理论建构以足够的动力。
这篇文章反思了一种理论:我们如何正确理解“后戏剧剧场”的某些观点,中国话剧如何正视“戏剧剧场”和“后戏剧剧场”之间的裂痕,我们如何正确理解“去剧本中心化”的问题,如何辨识和运用一切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问题。
这篇文章关注了一群人:当代正在崛起的年轻的独立导演群。全球化时代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空间,他们的存在和创造正在缩小中国戏剧在审美层面和思想层面与世界戏剧的差距。
能够完成这篇论文得益于我艺术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我在北京大学讲授“莎士比亚戏剧研究”“19世纪俄罗斯戏剧文学”“ 《红楼梦》和中国戏曲”“戏剧史和戏剧艺术概论”等课程;我的研究归纳起来就是艺术阐释学的理论和实践。对艺术的阐释,其本质是对包含在艺术创造中的人性、历史、文化、审美乃至真理的阐释。“经典是人类智慧的巅峰” ,阐释经典是一种“精神的登山运动” 。我的研究和教学为我思考当代艺术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经验告诉我们,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有敬畏之心。
我们对艺术作品要有敬畏之心。艺术是心灵的创造、历史的创造。艺术经典更是伟大心灵的创造。因此,很多时候不是艺术评论照亮了艺术,而是伟大的艺术照亮了艺术评论。文艺的研究和评论不能脱离艺术作品,文艺评论工作者必须进入艺术创造的深层。
我们对艺术阐释也要有敬畏之心。艺术阐释是阐明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有时被遮蔽了。艺术阐释探索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特性,探索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的奥秘。艺术阐释必然彰显阐释者本人的学识、修养和人格。艺术阐释有可能成为历史和时代精神建筑上凝固的雕塑,每一种思想、脉动、气象都会在这个精神建筑中得以彰显。所以,显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可以成为经典,显现时代精神的艺术阐释也可以成为经典。
我们要感谢那些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我们就不会被感召;没有他们熔铸生命的伟大创造,一切阐释都将是苍白和无力的。
最后,再次感谢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