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北京曲剧的印象,总停留在上世纪末。那时曲剧《茶馆》脍炙人口的唱段和入木三分的表演,是那样深入人心。张绍荣、卢雪文、孙宁、莫歧等曲剧团老一代艺术家,把北京曲剧推上巅峰。这个年轻的由曲艺演变而来的剧种,成为戏曲界一朵充满浓郁老北京味道与情怀的奇葩。
20载过去,推出了新一代。北京曲剧新剧《王致和》日前在京首演。看罢该剧,笔者不禁感叹:曲剧的“魂” ,似乎被丢在路上了。年轻演员们努力继承曲剧的唱腔,却难见对到人物和历史的沉淀,曲剧之“魂”所见寥寥。剧本题材丰满而华丽,人物形象却显得骨感而单薄。年轻演员们处理人物尚停留在形式框架上,他们学会了唱腔身段,撑起了演出框架,呈现出导演构想,却令观者感受不到曲剧舞台上那份最宝贵的、老北京人纯粹而浓厚的血脉精髓。很多语句当中的小腔,那份老北京的精气神,都好像在演员的更新换代中,被严重冲淡了。
殊不知,虽然北京曲剧的身段技法相对较少,却被曲剧独有的味道和文化情怀弥补了。对人物的理解、融合、刻画,正如王致和的腐乳,在咂摸和品磨中提炼出精华。这可能是属于北京曲剧老一辈艺术家骨子里的艺术自觉。在老曲剧人的表演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将人物辛酸冷暖尽在台词中淋漓挥洒,他们将北京人的地方血脉和文化基因幻化于无形的小腔中,在唱腔里不断精巧点缀。岁月冲刷,时代更迭。当然,这里有充分的现实原因:也许年轻演员在学习继承中精力着实有限;也许新剧的制作创排周期过短,还无以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人物沉淀;也许他们在曲剧的系统学习中尚存在某些漏点;也许时代不同,新一代演员的审美和价值观已经发生改变……
北京曲剧不同于其他剧种,它最大的魅力恰恰就在于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味道:不经意的小腔,真实而情感浓郁的表演,风趣而不失岁月积淀的台词,以及老北京人的独特性格和精神面貌:风趣、热情,接地气又顾大局,不拘小节又重义守信。而这些恰恰是很难通过口传身受的教学获得的。除了学习,很大程度倚靠对民族血脉的感知、领悟、融合、升华,甚至是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承。我们能看到,非北京人可以演京剧、非浙江人可以演越剧,非北京人能不能演曲剧?也许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即便是老北京人演北京曲剧,不同时代的演员所处的社会氛围也不相同。而就是这种血脉里的东西,也许正是北京曲剧的重要“卖点” 。一部地方戏中,它的味道、性格、文化情怀、基因与血脉,是它的生命所在,是它的“根”与“魂” 。而这些,既不是在戏校的系统学习中能学到的,也不是在一部戏制作的过程中编排进去的,而是流淌于无形中,浸润到作品每一处空间的。它也许就是学戏过程中,老师将其自身的生活积淀和感悟,编码为人物的“神” ,学生不仅要捕捉,还要融化于自身,沉淀在人物中。这个过程会很难,却关键而神圣。一部戏,从成型到完整,再到精彩、到经典,不同的阶段,都有相应的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作为支撑。2019年,是老字号“王致和”品牌创立350周年。希望在打造曲剧新剧时,可以给予年轻演员更多沉淀人物的时间,让舞台上的《王致和》能够和舌尖上的“王致和”同样成为传世经典。衷心希望老一辈北京曲剧艺术家的巅峰时代可以延续下去,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同时,不要把“魂”丢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