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四大建设” 夯实文联根基要作用
栏目:新气象
作者:江维中  来源:中国艺术报

紧抓“四大建设” 夯实文联根基

  ——浙江省温岭市文联积极发挥基层文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大奏鼓表演现场 章丹书 摄

  今年10月,浙江省温岭市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级市。温岭是浙江省东南沿海台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全国百强县之一。这里没有大的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分散各处,组织化程度很低。如何发挥好基层文联的作用,促进本地文艺繁荣活跃呢?近年来,温岭市文联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紧抓组织、阵地、机制、品牌“四大建设” ,夯实文联根基,助推温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加强组织建设和文艺阵地建设

  温岭市文联原有11个文艺家协会、 2个部门文联,共13个团体会员,但在市一级真正称得上文艺家的文艺人才屈指可数,更广泛范围的文艺工作者群体分散在乡镇,所以联系服务广大基层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前沿一线在乡镇,在乡镇成立文联就成为繁荣发展温岭文艺事业的迫切需要。2017年底,温岭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镇(街道)文联建设的意见》 ,将镇(街道)文联建设作为加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举措,并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在组织制度、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温岭市文联按照有班子、有经费、有活动、有队伍的“四有”标准,对各镇(街道)成立文联组织给予全程指导,如今已实现了全市16个镇(街道)文联组织全覆盖。温岭市文联组织初步形成“纵有11个文艺家协会,横有16个镇(街道)文联、3个部门文联”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的服务网络,为文联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打下扎实的根基。

  有了组织没有好的阵地,就没法很好地施展拳脚,因此必须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温岭市文联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取得了文保单位老市政府一幢1500多平方米房屋的使用权,建成了集阅览室、名人作品展示、特色创作、排练、培训、交流为一体的“文艺之家” 。“文艺之家”设置有书法、美术、摄影展示室、温岭海角版画创作室、文学创作实践基地、图书阅览室、城市文艺会客室、名家专题陈列室等,每个展厅均有固定的场地供交流。文艺沙龙、演出排练、创作培训、展览展演、联谊交流等都可以在“文艺之家”进行,“文艺之家”已成为温岭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家园。同时,温岭市文联在每个镇(街道)成立市文联创作基地,如在新河镇长屿硐天和授智书院建立岩洞文化、书画创作基地,在箬横镇高龙书院等地建立书画、文学、摄影、草编技艺基地,在大溪镇方山书院、太湖水库建立文学创作基地;充分利用各镇(街道)的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层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长屿硐天音乐会现场 叶文龙 摄

  立足长远抓机制建设

  有了组织和阵地,如果没有好的管理机制,组织、阵地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好作用,活动也往往是零敲碎打,没有整体性、延续性。因此,温岭市文联又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实施文艺人才四大培养计划—— “文化名人引进计划”“文艺名家培树计划”“文艺英才选培计划”和“文艺应用人才培养计划” 。其次,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比如,进一步加大文艺名家资助扶持、宣传推介力度,对成就突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作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名家工作室培养使用。此外,还建立文艺人才通气会制度、完善领导联系文艺专家制度;探索实行优秀艺术家推介制,落实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完善文艺人才职称职务评聘措施和办法,支持特殊专业艺术人才的学历、职称认定等;用活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国家荣誉制度,对成就显著的文艺工作者授予荣誉称号。

  建立精品创作激励机制。2016年,温岭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精品创作的意见》和《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办法》 ,每年对温岭市文艺精品创作进行奖励,分产业奖、成果奖、出版奖三类,如产业奖中规定获省级以上奖项的戏剧,演出场次超过30场的奖励5至10万元,若上述作品主要反映和宣传温岭,则给予每部15万元奖励。成果奖、出版奖则按艺术门类设奖,每一门类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给予10000元至8000元的奖励。

  建立阵地管理机制。温岭市文联在积极争取建好“文艺之家”的同时,注重用好、管好“文艺之家” ,坚持活动兴家、制度理家。以“文艺之家”为平台,建立协会活动预约制度,各协会开展活动提前一个星期做好场地预约,并确定联系人、活动名称、活动规模、活动时间。温岭市文联也主动承接重大文艺活动,用重大活动凝聚和激励文艺家,免费为协会举办的研习班、提高班、看稿会等提供场地;免费为各协会优秀会员举办展览(演)及作品研讨会;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交流、讲座、微访谈等活动,吸引有共同文艺爱好的特定人群组团参加活动。

  建立活动管理机制,实施活动项目化管理。项目实施前有方案,实施过程中有跟踪,实施结束后有评估。比如,某个协会请文艺家到文化礼堂培训,事先必须报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对象、地点、规模、经费预算等,到文化礼堂培训后必须由被服务方的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填写项目评估报告,再进行经费等结报,确保培训富有成效。

  建立文艺名家联络卡制度,帮助文艺名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引导文艺名家服务于乡镇文联、村文化礼堂、学校等,做好人民群众所需文艺项目的服务,加强文体团队的培育;同时建立联系制度卡,文艺名家每次下基层服务后需记录服务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参与人数、效果等信息,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优秀服务活动,对效果突出、反馈优秀的文艺名家及时进行宣传和表扬。

  抓文化品牌,将志愿服务延伸至最基层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温岭“一镇一特色” 。石塘镇的船模制作、箬横镇的草编技艺、新河镇的石文化、城东街道的石雕艺术、大溪镇的古瓯文化……各地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潮流中得到深度挖掘,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东海诗歌节、“小人节” 、长屿硐天岩洞音乐会等本地文化活动品牌越来越响亮。此外,“一人一艺”普及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文艺辅导培训,让基层有不同文艺爱好的人都有提升发展的机会。温岭市文联努力搭建各种平台,为“一人一艺”提供交流展示空间。

  由于温岭市文联狠抓“四大建设” ,夯实了文联根基,市文联积极组建文艺志愿服务支队,推动各直属协会和镇(街道)文联所属协会会员加入到文艺志愿者队伍,统筹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如每月组织开展“向陋习宣战与文明同行”暨文明实践集中志愿日行动;组建由各协会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文艺宣讲团,创新开展“理论+文艺”的宣讲新模式,编排出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在各镇(街道)文化站、文化礼堂等宣讲阵地,将党的理论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音乐、戏剧、舞蹈等文艺成为理论政策的“翻译机” ;组织书法家到村文化礼堂和社区开展“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送福写春联活动,组织市音协、市朗诵协会开展“国乐飘香”“书香五月走进经典”等“文艺进校园”活动;开展百名文化大使下基层活动,以优秀文艺人才出生地为联系单位,每个优秀文艺人才联系一个村文化礼堂,将自己的文艺技能传授给乡里乡亲。

  如今,温岭市文联将文艺志愿服务扩散、延伸至最基层。在温岭市农村文化礼堂“四千工程”中,温岭市文联参与的活动共200多场,建立协会联系各镇(街道)制度,每个协会联系一个镇(街道) ,组织文艺家对文化礼堂开展各类文艺培训,满足了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