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迭代与文艺评论新样态
栏目:圆桌论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圆桌论坛:“媒介融合迭代与文艺评论新样态”

  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汪涌豪

  ◎郑焕钊(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媒体融合本质上是我们时代的文化融合议题。这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下沉与应用的便捷推动社会大众多元文化主体的崛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兴起极大改变原先的文化版图,文化分众圈层的状况越来越明显,出现文化分化与审美代沟等问题(如周杰伦与蔡徐坤粉丝的超话现象) 。媒介融合的议题正是面对文化分化的状况,以媒介的融合推动文化的融合与代沟弥合,从而实现文化整合和文化认同的努力。

  推动文化融合要正视网络文艺的转化机制:一是适应网络时代新的文化特质与生产机制,像“毛毛姐”这样的“土味视频” ,与去年B站十大弹幕热词之首的“真实” ,都深具网络青年文化特质。二要尊重数字时代新的存在体验的表达,如穿越、重生等网络文学与我们的随身移动搜索,现实-虚拟的穿越经验密切相关。三要理解以网络文艺为中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融合机制。

  在今天,网络文艺不止是一种文艺类型,而成为一种“接口” ,是连接不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平台,如成都、西安、重庆等城市借助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形象。又如“非遗”传承已成为抖音传播中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文艺的平台化成为更大层面上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公共文化建构的力量。

 

  ◎刘英(17k小说网创始人,中文在线集团总裁助理、主任编辑):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媒介融合” ,网络文学就是最好的例证。文学与网络的结合爆发了巨大的活力,并形成了以“IP”为核心的新样态。一部小说在网络上连载,经年累月有上百万“粉丝”跟随,并随着小说出版纸书,开发有声读物、动漫画、游戏、真人影视剧等作品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且能向海外进行输出,与世界上最流行的娱乐文化比肩。

  但是我们学界和评论界对于可能成为世界文化价值高地的网络文学的研究和支持力度是不够的。网络文学自20年前兴起至今,研究者依旧很少,与其行业影响力及四亿多用户量不匹配。社会对网络文学怎么看,政府对网络文学怎么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智囊”的阐发和释义,在这些方面青年评论家责无旁贷。

  研究网络文学最大的难点是文本问题,需要研究者有很大的决心、毅力和很充足的时间、精力去阅读上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作品;同时网络文学有一个囊括作者、读者、评论家、企业、行业组织、监管部门等在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庞大生态圈,对这个生态圈的研究也是目前缺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如何区分,是一个至今未完成的工作。

 

  ◎卞天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后):融媒环境对影视发展的影响包括正负两个方面:正面无疑是促进影视的发展与繁荣。负面在于,从媒介环境角度上看,大众媒介搭建了一种“拟态环境” ,是一种“象征性”的现实,在媒介融合愈发深入的当下,人们的行为、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也愈发习惯依赖于“拟态环境”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批评者,都处于这样的拟态环境之中。我们常常批判的“伪现实主义”作品没有真实地反映现实、反映生活,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是从哪得来的生活素材。他们处于全媒体环境中,他们面临的环境是拟态的,得到的资讯也是二手的,我想,他们并非是有意地不去反映真实的生活,而是以为自己反映了真实的生活,但却不是。对批评者一样如此,尤其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批评者,同样包裹在拟态环境之中,对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边界的判断和把握并非那么容易。如何去评价作品?我们的判断标准在哪里?对于评论者而言,要保持清醒,以更冷峻的触角去关注生活,而不仅仅是作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