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不能流于简单化、表面化
栏目:观察
作者:庄丹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十几年来,非遗成了热词,不仅时常见诸大大小小的媒体,甚至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乃至有些犄角旮旯的地方也会莫名地贴上“非遗”的字样。随着非遗校园传承的呼声日益高涨,从政府到民间,文件、活动、比赛、展出层出不穷,“非遗进校园”一时间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甚至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非遗进校园”已经过热了,必须加以控制。那么“非遗进校园”究竟有没有过热呢?对该项工作的认识理念和实施方式又存在哪些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来实现非遗在校园中的有效传承和传播?笔者就此试做一些探讨。

  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来看,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颁布,我国成为其重要缔约国以来,对非遗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不断升温,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以下简称《非遗法》 )的出台,更是把非遗保护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保护工作实践中,各界都深刻认识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能脱离广大青少年,因此,在《非遗法》第34条明确规定:“学校应该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此后,《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 ( 2017 )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 2017 )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 2017 )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 ( 2018 )等重要文件纷纷出台,其中都明确提出传承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不同样式的非遗教育,其力度不可谓不大。

  就当前对“非遗进校园”的认知理念来看,不少学校、相关部门对非遗本身还是缺乏了解,到底什么是非遗?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大力倡导非遗保护和传承?不少人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导致在具体实施中,就出现把非遗视作教育体系之外的东西的观念,认为“非遗进校园”就是让学校搞活动,给学校繁忙的工作增加额外的负担,由此也导致地方非遗保护中心与当地教育机构衔接难度高、推广难,即使工作开展起来了,也多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下去,“非遗进校园”成了一句口号。

  就“非遗进校园”的实施方式来看,多数学校往往在当地非遗保护中心的支持下,采取请传承人来学校开设知识性讲座、展示技艺,学生通过简单的学习参加展演、展示活动等方式,也有的学校阶段性设置非遗知识长廊,还有的进一步与代表性传承人合作设立了教学传承基地,但有许多是“一阵风”式的,热度大多只出现在非遗项目得到立项后的头几年,之后大多出于经费、人员、场地、时间衔接等多种原因难以持续,及至不了了之。而且,非遗传播多为传承人到学校的单向流动,缺少双向融通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传承人和学校之间难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非遗进校园”在实施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其“红火”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表象,非遗的内涵被误读,非遗与校园教育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非遗和校园的有效融合呢?

  首先,要对非遗的内涵和保护目的及意义有正确的认识。非遗是一个民族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植于地域文化土壤中的文化根脉,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项技艺、一台表演、一个风俗习惯……更是族群思维方式、生活理念、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宇宙观的生动体现,它历经百年乃至千年的传承,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断契合、和谐相处,智慧地实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未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迫切需要采取切实的举措让非遗得到保护和传承,让民族的文脉源远流长。保护和传承非遗对于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民族情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校园这个平台,通过传承人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把非遗及其保护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种子,以培养未来的传承人以及接受群体。因此,要真正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让它能够传承发展,需要让孩子们从小接触非遗、体验非遗,让非遗融入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乃至成为他们未来事业的资源。所以,“非遗进校园”不是非遗“进入”校园就够了,而是要实实在在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融入到校园环境、教学课堂和学生头脑中,才能有效实现其保护和传承。

  其次,可以尝试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非遗+校园”平台,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建立全方位协同的“非遗进校园”传承机制,并立法将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以教育局、文旅局为主管部门,以当地非遗保护中心为依托,建立非遗保护中心、学校、传承人全方位协同的“非遗进校园”传承机制。在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拟定并实施非遗保护细则,通过立法将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其二,建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非遗教育平台。依托学校的第一、第二课堂,把非遗项目融入教学内容,让传承人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和活动指导;让学生走进非遗体验中心、陈列馆、传习所,直接体验非遗;编写非遗教材,制作非遗视频,通过常规媒体以及网络、自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推广非遗,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非遗的文化认同。

  其三,建立持续有效的“非遗进校园”考核和比赛机制。以当地教育局为承办机构,建立“非遗进校园”考核机制,让非遗融入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当地非遗保护中心为承办机构,定期组织全市范围的非遗相关比赛。

  其四,依托非遗保护中心,建立学校反哺传承人的双向融通平台。建立非遗学生志愿者队伍,协助传承人以现代传播方式宣传推广非遗;依托高校、职业学校的设计专业,协助传承人或者与传承人共同进行民间美术、手工技艺等类别的非遗创意产品、衍生产品开发,加强非遗创意转化实践,实现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非遗进校园”在当下不是“过热”了,而是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太多,表面热闹而实际相对空虚,当务之急在于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让非遗真正和校园教育相结合,有效融入学生的心灵。

  (作者系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