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海外华人邀请作品
栏目:参展作品选登·创作谈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刹那芳华(中国画) 梁洁雯(中国澳门)  

  这张作品我想表现庭院里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一砖一地等散发出来的春意和闲趣。构图上,“起、承、转、合”的惯性思量下,无意形成一个非封闭的“D”字形,恰好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放进”理想的位置;视角上,试图采用“正视-俯视-正视”的散点透视塑造一种“游园”的视点转移;色彩上,我基本用了物象的固有色,因为简朴的砖红与带点青苔的翠绿吸引了我;技法上,我一直在工笔画原有的勾染体系基础上努力探索对工具、材料、技法、质感等的实验性尝试,希望通过崭新的“言语”道出心中最恰切的心象。

 

曈曈(中国画) 容艺文(中国香港)

  香港,生于斯长于斯,是一个狭小的地方,却也是一个温暖、闪烁的地方。人口密集、小小的一座“岛”上,生活庸庸碌碌,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人们像是机器上的齿轮被推着不停转动,往往却迷失了自我;活得自然洒脱在每一个人看来都是一种奢侈品。世界像一块多棱镜,同时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美好、焦虑、幸福、矛盾,而我选择去捕捉其中美好的一瞬。

我的黄土情(中国画) 廖哲琳(中国台湾)

  这张画取名为“我的黄土情” ,因为8年前我独自一人前往陕北农村,住在老乡家的窑洞里,一待就是4年时间,天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采风写生,当地村民都叫我“台湾画画娃娃” ,让我感受到当地非常质朴、原生态的一面。这张画描绘的是陕北古老的“吃八碗” ,我发现陕北有一种非常地道的中华文化精神,那就是苦中作乐。不论是陕北民歌、腰鼓、剪纸,都说明了在贫瘠的土地上,生命力顽强的人民不甘于苦,像驴那样倔强乐天地回应天与地。这里是大苦与大乐,用大红大火熔为一炉,把一粒粒粗糙的黄沙炼成一粒粒耀眼的金子。这点深深吸引着我,我想中国人的刻苦耐劳、乐天进取,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饱含韧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