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保护不可“束之高阁”
栏目:视点
作者:陈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间美术是扎根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它往往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民间艺术实用与审美的双重性质,往往决定了民间艺术作品既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同时也能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中国的民间美术包含了劳动人民独特的精神和美学风格。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美术家的视野以来,针对民间美术的探讨和研究也逐渐由单一对于艺术形式语言的分析,逐渐结合田野考察和跨学科交叉研究而拓宽了研究和传播的边界。在新的知识语境和研究视野下,民间美术的研究也逐渐脱离单纯艺术语言形式与语言的分析,也并非景观社会的表征,而成为民间生活、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相关的学科建设。在这种语境下,如何使民间美术遗存得以保护并成为可持续性的传承和传播,亟待更多的探讨和实践。

  民间美术传承主体的保护

  民间美术是源自于社会生活和劳动的创造,与节日、习俗、信仰、禁忌等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民间美术活动的主体往往对当地的民风民俗非常了解,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在创作上的集中体现。对于民间艺术传承主体的保护就是注重“人”的价值,任何一项文化遗产都凝结着传承人的技艺和智慧,而一旦老一代传承人离世,他身上承载的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亡,解决传承主题,首要即是传承人的问题。

  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口传心授是民间美术主要的技艺传承方式,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美术原有的基于师徒、父子关系的传承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民间美术,例如剪纸、刺绣、泥塑、风筝等技艺往往耗时长、经济效益低,也造成了大众对其艺术价值难以公正地判断。2017年,美国学者理查德.E.奥克乔出版的《手工艺大师:新城市下的老行当》一书研究了美国大城市中出现的手工艺复兴现象。作者指出,在美国当代社会,人们认为的“好工作”是以知识和技艺为基础的,所以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选择了那些传统上被认为地位低下的手工劳动为职业。这为我们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对于我国民间美术传承主体的保护,以及民间美术技艺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对于民间美术传承主体的保护,除了在保护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引导之外,改变传统的保守自发的传承方式,使传承关系变得更为开放和主动,使传统手艺所体现的人性受到关注和彰显,提高民间美术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认同。这样才能激发传承人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持久积极性,以及整个社会对优秀文化遗产的尊崇和喜爱,民间美术也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民间美术在地化的研究和保护

  “一方水土一方人,十方唢呐十片天”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大地是生命的温床,也是文化的摇篮。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具有不同的宗教、民俗及生产、生活习俗等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地缘性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其他特性差异。就自然环境而言,例如景德镇的陶瓷离不开浮梁县高岭村的高岭土,福建寿山石雕离不开寿山石。各个地区社会人文环境也不尽相同,例如民间剪纸,由于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习俗,风俗、岁时习俗各不相同,河北蔚县剪纸的技艺与作品风格便与陕西安塞剪纸大不相同。手工技艺的本质不是工具所蕴涵的技术性,而是个体的技能、技巧。尽管变化是手工艺的常态,但对于任何一门传统手艺而言,变中总有相对不变的因素,否则就既没有传统可言,也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价值。任何一种民间美术如果离开了其所属地域,便失去了它的独特性,也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也就谈不上对它的保护和发展。

  但是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不是要建立“封闭”的文化生态保护空间。例如大量地方非物质文化产业园的兴起,聚集民间美术传承人驻场表演式的传播方式会丧失民间美术的乡土性,因为不是所有的民间美术遗产都可以“生产”“表演” ,任何脱离文化生态的表演都将与其活态传承的本质背道而驰。过度“脱域化”的价值介入,终会导致文化表现特性衰减和文化趋同。对于民间美术在地化的保护是要通过合理规划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的基础上,出于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突出文化基因的目的,寻找手工艺文化在当代合理再生的可能性,发展可持续的艺术生产方式。比如与在地文化相关的民间艺术保护方式上实现创意乡村和民间美术的价值叠加,带动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民间美术的“活态性”传承

  “活态性”是民间美术的灵魂,这也是由民间美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民间美术传承是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传统工艺和文化属性依存于它的整个践行过程,其形态特征和功效作用也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具体活动中才能得到展现和发挥。在目前的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要求遗产按照传统的文化模式延续,强调遗产的不变性,保持其“原生态”的特点;另外一种是要求遗产按照消费社会的文化模式延续,强调遗产的可变性。两者的核心问题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的认知不同。事实上,对民间美术进行活态性保护,最终要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主要目的。

  所谓“活态性”保护,首先要切合手工技艺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其次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社会文化实践。这意味着受保护的传统手工技艺同样要参与创造当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也只有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形式,以及这种活态形式的实在价值和现实效益才能真正地被保护和延续。

  在现实生活中,民间艺术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参与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来,社会生活的改变决定民间艺术在表现方式、表现风格上的改变。对于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策略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做好跟踪记录的工作,根据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改变而随时做出调整。正是因为民间美术具有活态性的特点,它必须是“活”的文化,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社会生活的环境,则必然会成为一件“死”的物品而失去它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保护民间美术要不断赋予传统的遗产形态以合理适当的现代内涵,通过发掘、激扬和彰显其在当代人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包括直接服务于当代人的精神与物质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