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京作制瓷、烧瓷、丝绫堆绣、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景泰蓝、京绣……或许很多物件你未曾见过,甚至闻所未闻,可当它们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还是不自觉地为这些工艺美术作品而赞叹,感叹这些大师们的手艺是如此巧夺天工,感叹在历经几千年之后,还有一批人坚持让传统工艺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
近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承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2018 ‘燕京八绝’高级研培班成果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燕京八绝”高级研培班就是该计划的项目之一。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和交流, 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的一线设计和制作人员等,在互相切磋、学习中,也共同探讨着传统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次培训班主要围绕燕京八绝(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的传承和发展的主题,也涵盖其他传统工艺,实际上可看做是对传统工艺的整体探究。学员们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为目标,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创作理念,在工美大师和院校教授等的带领下,从理论深度、认知宽度和实践高度上都有所提高,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了传统工艺的价值和精神。 “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专家们对于传统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精神价值的解读,传统工艺依靠着祖先的劳动而诞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而造美、尚巧、求变的工匠精神却代代相传,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人们带来一抹亮色。这种工匠精神在当代工美行的发展中仍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工艺再怎么变化,也都必须以这种精神为支撑。 ”学员王巘表示。
此次王巘带来的作品是玉雕《犀牛》 ,该犀牛用玛瑙雕刻而成,形象雄健,体态丰盈,昂首站立,生机盎然,象征着牛气,寓意着吉祥。在工美行中有句老话:“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牛在中国古代往往象征着富饶、健壮、强大,这种吉祥的寓意是王巘继承传统的重要方面。而另一方面,他又尝试着用现代的眼光来刻画牛的形象,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他把犀牛身体的纹路雕刻得栩栩如生,尤其在神态处下功夫,而在肤色上也追求亮色,让其更富有灵性。同时,他利用其他门类的创作思路,让作品形象更加饱满。王巘认为,工美创新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不会像其他艺术门类那样大刀阔斧,而是在继承传统技艺和精神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在技术上进行融合。 “譬如不同门类之间技法的交融,在思路上进行扩展,更多的关注自然和生活。 ”
生活化是此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现代性开拓的重要方向。传统工艺本就来源于生活,也应该表现生活,歌颂生活。当然这里的生活化并不是重现人们生活的细节,而是在创作时让作品更加具有泥土气息,更能反映生活的本真。核雕《江南画舫》 、绢人《踏雪寻梅》 、金缮《民国釉上彩茶壶》等都具有这一特点。其中木雕《悯农》和《父子情深》格外吸引人,这两件作品的作者都是学员高爱华。第一件作品她选用木雕打造“米”字形的盘子,而盘中放置着五谷杂粮,以预示着粮食的珍贵;第二件作品中她用木雕呈现两个螃蟹的形象,它们互相凝视,充满爱意,表达着父子之间美好的情感。“我觉得工艺也可以尝试着去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价值,越是生活的,就越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甚至也更具人文关怀。 ”高爱华说。
“本次培训班的主体虽然是‘燕京八绝’ ,但之外的其他工艺门类也都被我们关注,看到这些‘手艺人’们相互切磋,把自己的门类与其他门类的技术特色和创作风格相融合、相渗透,我们都非常欣慰。这次成果展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烟火气,看到了艺术家们对传统手艺的现代认知,看到了大家对于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信心,这是此次活动最大的意义。 ”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朱玉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