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梅妃》剧照
近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一出京剧程派代表剧目《梅妃》 ,由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李海燕领衔主演,在同团班底的鼎力配合之下取得圆满成功,引发粉丝热议。大概是《梅妃》这出戏在近些年的京剧舞台上不太常见,故而观众的期待值更高,而从火爆的现场气氛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点,那就是昔日的经典仍是今日的经典。笔者也由此感叹,当下对于京剧界来说,当务之急仍是挖掘传统,弘扬经典,把流派精品尽可能地不断传承下去,这才是传播和推广乃至振兴京剧的最有效的手段。
说起《梅妃》这出戏,是程砚秋早年创作演出的三大拿手剧目之一,另外两出分别是《红拂传》《文姬归汉》 ,产生的时间都是上世纪30年代之前。不用说,当时的程砚秋还很年轻就已然大红大紫。当然,这三出戏只是最具代表性的,同批的程派私房戏远不止这些,只是艺术性不及这三出高超。熟悉京剧历史的人都知道,京剧在最初形成及至成熟阶段,浩如烟海的传统戏,亦即今人所谓的骨子老戏绝大多数是没有作者可查的,也没有多少史料记载编剧是谁,因为受众群体只关心某出戏是谁唱得最有味道,演得最有意思。总体来说,那些看似因陋就简的一桌二椅式的大写意剧目,要么移植于徽剧、汉剧,要么改编自昆曲、梆子,只要在声腔上改削成京剧的皮黄格律,就能直接搬到舞台,演来并无大碍。但到包括程砚秋在内的四大名旦声名鹊起,取代了老生行在京剧界绝对性的统治地位之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就是旦角,无论是青衣还是花旦,固有的老戏数量有限,因此不足以支撑他们,在一个较长的演出档期内贴出不重样的戏码(内行称之为不翻头) ,正是在这种客观环境下,促使四大名旦以及名气不如四大名旦的出色旦角都愿意结交关心京剧的旧式文人,请求他们帮助编纂剧本,然后拿过来打磨成舞台上活生生的私房戏。
当下有不少理论家认为,四大名旦身后的智囊都是一支笔杆子,实际上他们又岂止是背靠一人?他们身后都是成群的智囊团在出谋划策。拿程砚秋来说,给他写《梅妃》的是金仲荪,但程砚秋依靠过的笔杆子还有吴菊痴、翁偶虹等人。可以说,在没有出现这些编剧大家之前,四大名旦就已经炙手可热,但这些编剧大家假如不遇上四大名旦,恐怕终其一生都不会在京剧界取得那么高的地位。话说那时正是京剧的鼎盛时期,所以四大名旦在创作新戏时,有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态势,于是出现了“四红”“四剑”“四妃” 。“四红”是指梅兰芳的《红线盗盒》 、程砚秋的《红拂传》 、尚小云的《盗红绡》 、荀慧生的《红娘》 。“四剑”是指梅兰芳的《一口剑》 (即《宇宙锋》 ) 、程砚秋的《青霜剑》 ,尚小云的《峨嵋剑》和荀慧生的《鸳鸯剑》(即《红楼二尤》 ) 。“四妃”是指梅兰芳的《杨贵妃》 (即《太真外传》 ) 、程砚秋的《梅妃》 、尚小云的《汉明妃》和荀慧生的《斩戚姬》(即《鱼藻宫》 )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12出戏,在今天还能见到复排全本的不超过8出。这也说明传统艺术的流失确实严重。另外,“四妃”的影响力又比“四红”“四剑”要深远,具体的实例就是作为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刻意新创了一出具有典型爱国主义色彩的《珍妃》 ,向四大名旦看齐。
有意思的是,梅兰芳的《太真外传》与程砚秋的《梅妃》是同年问世的。当时程砚秋作为梅兰芳的正式学生,在业务上并不输给老师,师徒同到一处,程砚秋连戏票的售价都不肯低于梅兰芳。 《太真外传》主题鲜明,反映了唐明皇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性格弱点,展现了唐明皇过于宠溺杨贵妃而导致马嵬兵变。 《梅妃》没有那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只是表现梅妃作为女人,或者说是小家碧玉在青琐红墙的种种遭际。其中还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唐明皇自打有了杨贵妃就渐渐疏远了梅妃。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戏里,杨贵妃和梅妃都死于安史之乱,前者是由于政治需要被逼而死,后者是在兵荒马乱之际难以自全。
有人或许会问, 《梅妃》这出戏凭什么比其他程派私房戏的生命力要强一些?为什么别的那么多程派原创剧目都没能流传下来呢?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程砚秋在创作这出戏时,不停留在给平面的剧本安排唱腔这一层次上,他还有意识地增加了梅妃的“惊鸿舞” 。一方面是剧情需要梅妃跳一段舞蹈,另一方面是程砚秋本人素来善于打太极拳,所以把许多太极拳的动作糅和到这一段舞蹈当中,发挥了特殊优势。事实还不止这么简单,别看《梅妃》是当年的新戏,可在程砚秋到上世纪50年代,配合宣传新中国《婚姻法》的形势编创《英台抗婚》时,还把“惊鸿舞”的主要动作巧妙融入到梁祝二人化蝶之后翩翩起舞的身段之中。可见,那一代大师对待艺术是多么用心,他们不仅对新戏精益求精,更能珍惜自己的点滴成果,用过也不舍得扔掉。遗憾的是,程砚秋没有留下“惊鸿舞”方面的影像资料,并且连完整的全剧录音都没有存世。此次李海燕演出的版本,是她的授业恩师,也是程砚秋的干女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整理加工的版本,把程派的精华都保留下来,还删去了部分零碎的场子。不知不觉中,李世济也已经离开我们有两年多了。这又不得不提醒我们,抓紧抢救老艺术家身上的玩意儿是京剧界迫在眉睫的事情。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