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提炼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在传统文化继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
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提炼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几个词、几个概念、几个理论。千百年来,我们文艺家就是在做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提炼工作,历朝历代文化经典所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以感性的、形象化的方式在提炼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家,进一步发现、发掘和阐释经典作品内在包含的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我们应该做的主要工作。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而极富人类智慧的文明。无可否认,近代以来的中国,无论是晚清年间的变革图强,还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在整体上都不幸被看成阻碍民族发展与强大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是主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几代知识分子以这样的心态看待民族强盛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才导致许多青年人思想中文化自卑感的弥漫。
国家、民族的盛衰原因复杂,把文化区分为“先进”的和“落后”的、认为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按照同一规律线性发展的典型的文化一元论,已经日益丧失了影响力,代之而起的是更理性与更客观的文化多元论。认为文化是多元发生且多元呈现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能简单地分优劣,这一观念在当代世界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对后发达国家而言,文化多元论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文化自信不能仅停留在盲目的信仰阶段,还需要有更丰富的情感材料为支撑。
对每个民族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的前提,就是认知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文学艺术经典就是我们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精神标识,它们内在地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我们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守望者和传承者,同时还要切实推进经典当代阐释工作,一是要致力于正面阐述传统经典的积极因素,努力让民族文学艺术经典回归当代人的情感生活世界;二是通过更具普世性的阐释和传播,让世界领略这些优秀民族经典的精彩;三是加大对当代优秀作品的宣传推介力度,让“立得住”的当代好作品“传得开”“留得下” ,成为新经典。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