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作者:张德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明确要求。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史诗” ,是史的诗化,首先是史,然后成诗,所以,正确的历史观就是前提、是基础。

  无须讳言,我们的文艺创作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种片面的历史观,对文艺创作造成了影响,致使一些作品传播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历史观念。片面的历史观在艺术中的表现特点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无限放大局部而代替历史整体。比如用“民国”否定“新中国” ,就是把民国时期的富有阶层的优雅生活无限放大,以掩盖大面积的民不聊生的真实历史,或者是以少数人物在历史变革大潮中的不幸命运,否定历史的整体进步,给人一种民国比新中国还要好的假象。再比如对新中国历史的描写,无视历史的连续性,而是把特定时期的某一点无限放大,刻意制造两个三十年的相互否定,给人一种历史错觉。还有一种现象是以抽象的“人性”解读历史,认为那些超越个人七情六欲的所谓英雄是不可能的,雷锋与活雷锋都是虚假的,这就通过解构一定时期的英雄人物而解构了一定时期的历史。

  新时代的文艺,应当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品质。只有整体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历史,才能看清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体进步过程,才能看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模式硬套中国道路,否则,就会陷入脱离中国国情的形而上学,陷入错误的历史观。实际上,某些人之所以陷入片面的历史观,就是因为无视中西差异,把西方模式当作“普世”模式而教条式地膜拜,从教条主义滑入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是多种因素合力而形成的结果。艺术对历史的反映,是一种形象化的“修辞”叙述。修辞立其诚,更要达于真。不能达于历史之真,“修辞”就会变成“矫情” ,忸怩作态,顾影自怜,不可能产生史诗性作品。因此,正确的历史观是筑就艺术高峰最坚实、最牢固的基础。舍此基础,便无大厦。

  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自卑,必然导致崇洋媚外,进而否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和品质,否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文化自信与历史观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是文艺理论和创作必须重视并正确处理的问题。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