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通海古城的对话
栏目:文化行走
作者:杜俊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古镇第一家民宿客栈

  阳春三月,来到了水韵山秀、人文荟萃、有着“礼乐名邦”之美誉的云南省通海古城。短短二日,让我从秀山文庙了解到通海古城至今已有630多年历史;让我从保存完好的24条古街古巷,穿梭到明清的时光隧道;让我从设计独特的民宅建筑,品味到200多所“一颗印”式的明清古民居的历史沧桑;让我从承载梦想的茶马古道上,寻找到昔日马帮行走的痕迹;让我从勤劳淳厚的街坊邻居那里,领悟到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让我从传统的冠笄之礼,接受到古老中华文化的洗礼。这就是通海古城,一个古老、遥远、神秘而又富含新气象的通海古城。

  通海古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以来,社会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八方商贾云集。当你站在秀山文庙外,你会感觉到文庙红墙上那“礼乐名邦”四字格外醒目。其释意:“礼,管理好国家,达到社会和谐、生活安定;乐,移风易俗,消除邪念,助长高尚情操;名邦,意为人才辈出的地方,仅明清两代通海考取举人、进士和翰林院士278人,仅清朝时期,在通海庙学中曾经培养出朱嶟(礼部尚书) ,公孙翰林的董玘、董健,著名书法家阚祯兆等。 ”

  在游览古民居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多元民间文化现象,由于通海古城是蒙、彝、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每家每户厅堂中,都选挂了富有屋主个性、表现内容不一、民族特色鲜明的壁画、对联和诗赋;庭院内造型各异的水榭、长廊和壁画,充分彰显了通海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底蕴。时至今日,引以为赞的是古城百姓依然保持吟诗作画的传统,时不时地在秀山文庙里或自家院中,“把酒当歌对对子,挥毫泼墨弄诗画,虽言世外无桃源,安享儒雅慢生活” 。

  从明洪武十五年土城建成,整座古城依山(秀山)面湖(杞麓湖)而建,坐南朝北,城池中规中矩,东西南北街道交汇中心处——聚奎阁,从空中俯瞰,通海古城犹如一颗印,这聚奎阁就是印把,而古民居围绕聚奎阁四射而建。正如清代诗人钱南园所赋:“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 ”通海古城街巷,围绕聚奎阁,由东西南北大街向外延伸,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九宫格局”模式。当你顺街而行,穿巷而过,只见街巷井然有序,民舍保存完好,百姓文明和谐,在这安逸从容的日子里,走在青石板街巷上,无论你遇到什么人、走进哪一家、打听什么故事,他们都温和笃定、彬彬有礼且热情地招呼,进屋让座,端茶上烟,唠嗑不止。似乎这里的每一处宅院、每一块石板、每一口古井都在默默述说着通海传统文化的悠悠岁月。

  通海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我打听到永济桥是当年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这里已无昔日的车水马龙,可谓“只闻知了叫,不见马儿鸣” 。虽然,茶马古道上的那座有名的永济桥下的河流已干涸,永济桥旁商贾云集的马店已改作它用,但是,永济桥仍坚守着这条承载过无数赶马人梦想的黄金古道,走在被昔日马蹄磨得平滑光亮的石块上,你还会发现当年马帮走过留下的深浅不一的马蹄印,依然记录着古老岁月的痕迹。

  走在青石板街巷中,又似乎触摸到明清时光,饱经风霜的傣族老太、休闲娱乐的蒙古族阿爸及挥毫作画的彝族青年,这一切构成了仁义孝悌、和谐安详、天人合一的通海古城生活画卷。通海古城还一直沿续着冠笄之礼这种活动,每年不定期地举行,让父母和孩子同时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为父母与孩子架起心灵桥梁,让孩子行孝道、知礼仪、懂感恩,让父母对孩子多理解、多沟通,从而融洽相处。

  虽然,这只是通海古城传统文化的一隅,但是,仔细品味,你会感觉到,千年时光也许就在不经意中,从秀山和文庙间缓缓流过,不仅融汇在杞麓湖的涟漪里,而且也溶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伫立在文庙孔圣人与众弟子雕像前,感觉到天地间是那样的寂静,一种从未有过的悠闲慢生活场景映入眼帘,一朵白云悬吊在文庙上空慢慢地飘浮,虔诚的香客也在慢慢地上香、跪拜和祈祷,而我也在慢慢地品味这从未有过的古城对话。无论怎么说,通海古城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它所保持的完整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不仅透着昔日的繁荣昌盛,而且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之礼乐名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