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马可(1918-1976)
永远的马可,永远的革命精神,永远的艺术精神,永远、永远的马可精神。
——贺敬之(为马可百年诞辰题词)
脚踩民间的土地,胸怀大千世界
马可精神是什么?
日前,由中国音协、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马可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与会的音乐界专家和马可先生的亲属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马可精神” 。在《马可选集》中,用马可先生的原话所作题记:“在这大时代里,是汉子就该自己创造自己! ”这有气魄、有自信、有风骨的豪言,就是马可精神,也是当今社会、当今时代特别需要的国家精神和中国精神。
就在此次座谈会前夕,中国音协收到了94岁高龄的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为马可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写就的题词。由于身体原因,贺老无法来到座谈会现场,但他以笔传情,表达对自己老战友、老兄长的怀念。贺老写到:“永远的马可,永远的革命精神,永远的艺术精神,永远、永远的马可精神。 ”韩新安、王黎光、关峡、王祖皆、樊祖荫、乔建中、居其宏等音乐界人士纷纷对“马可精神”做了深度解读,高度评价了马可为我国革命事业和音乐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成长于民族危难之时的马可,少年时代便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早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毅然放弃河南大学化学系的学业,“弃工从文”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马可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接受党的革命文艺理论的熏陶,发起组织“中国民歌研究会” ,采集、记录了大量民歌和民间音乐,并将这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原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喜爱。抗日战争胜利后,马可随“鲁艺”转战东北。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投入到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室主任、歌剧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及《人民音乐》杂志社主编,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马可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和革命情怀,热情拥抱每一次历史变革,将自己的人生轨迹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成就了光辉而传奇的一生。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歌曲《南泥湾》亲切地描绘出中国革命人脚踩在陕北的土地上,抒发出的浪漫主义情怀。“哎嗨!发动了机器轰隆隆地响,举起了铁锤响叮当!造成了犁锄好生产,造成了枪炮送前方! ”在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中,传统的号子与西方进行曲相结合,展现了干劲十足的工人形象。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王黎光盛赞马可是在“学习民间的基础上,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 。他说,马可在秧歌剧《夫妻识字》中,用“迷胡曲调”和“陕北道情”的“土调调”宣扬学习新知、健康生活的新时尚。
在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中,马可与创作组创造性地改造了河北民歌《小白菜》 ,创造了中国歌剧最知名的旋律“北风吹” 。在歌剧《小二黑结婚》中,马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戏曲的板腔体结构,解决了中国歌剧中“腔与词”“剧与乐”的核心问题,为中国歌剧创作指明了方向。“马可先生的作品能够在艺术上地位至高,得益于他脚踩民间的土地,胸怀大千世界,始终低头劳作,不忘艺术为人民的初心。 ”王黎光感慨道。
1955年在北京郊区张各庄,马可请农民群众为自己创作的新歌提意见。
“大时代”的一位“真汉子”
毕生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马可作为一位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中国歌剧舞剧院原院长、 《人民音乐》杂志社原主编,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卓著的。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著名作曲家王祖皆认为,“作为中国民族新歌剧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方面,通过不屈不挠的艰苦努力,与老一辈歌剧艺术家们一起创立了民族歌剧的新样式,从而实现了‘就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
王祖皆认为马可的贡献在于“三原则” :吸收新歌剧历史经验,将生活现实、民族传统、外来影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向戏曲学习,继承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段体系;创造新歌剧与改革旧戏曲并行。正是在《白毛女》 (延安鲁艺集体创作,编剧执笔:贺敬之、丁毅,作曲:马可、张鲁、瞿维、刘炽、焕之、向隅、陈紫) 、 《小二黑结婚》 (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小说集体改编,编剧执笔:田川、杨兰春,作曲: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这“一白一黑”两部经典民族歌剧的引领下,在中国歌剧形成的两个高潮中出现了不少优秀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唱段家喻户晓,影响遍及全国,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歌剧都没能在中国达到过的辉煌。
马可的音乐创作活动,开始于1936年,那年他18岁,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组歌《大寨路》完成于逝世前夕的1976年,前后持续了40年;他的文学著述,如以1935年4月的诗歌《无题》计,到1975年10月纪念冼星海逝世30周年的《追念他,为了永不忘记》 ,也是4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音乐理论家乔建中说,“马可创造了自己,也把自己的一切奉献于20世纪的中国‘大时代’ ,成为这个‘大时代’的一位‘真汉子’ 。 ”
1940年到1944年间,除了1941年外,马可几乎每年都有一次长短不等的深入民间的经历,四次活动相加,超过了一年的时间。“鲁艺”师生一边用文艺节目服务于民众,另一方面则是从老百姓口耳之间采集众多优美动听的各类歌唱。乔建中认为,“鲁艺”持续多年开展的民歌采集活动,与此前中国两千年以来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在此之前,历代记录下来的歌谣、民歌,基本是有唱词而无乐谱。而马可与“鲁艺”的战友们所记所录的,则是词曲兼备,并一律标明采集地点、时间乃至歌者。如此完整的采集记录方式,实际上是我国20世纪音乐家开展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田野考察,也为1950年以后更大规模的民间音乐普查和“现代整理”建立起了一种规范。“这是‘鲁艺’师生为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保存立下的一项世纪之功,对于马可本人而言,则成为他当时以及后来写作歌剧音乐的宝贵资源。 ”乔建中说,这样反复与民间艺术家的接触中,很自然地酿成了马可对中国传统音乐真诚敬重、虚心学习的精神。可以说,没有这样“到民间去”“眼光向下”的生活历练,也就没有那一代人群体性的历史功绩。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冼星海是马可的恩师,他们相识于战火纷飞中,又在这场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结为师生,虽然前后仅短短几个月,却一见如故、亲如手足。冼星海为年轻的马可修改作品,鼓励他自编曲集,还欣然提笔作序。“马可是一位特别看重友情、不忘师恩、深谙人情、可敬可爱的普通人,他对冼星海持续一生的尊重敬仰和深切怀念,令人动容。 ”乔建中在谈到马可的人格精神和个人魅力时,特别谈到了他与冼星海的师生恩情。
从1937年9月冼星海参加“救亡演剧队”到开封演出首次见到马可,到马可到延安“鲁艺”学习音乐,再到马可遵冼星海之嘱谱写了多首歌曲,编为《老百姓战歌》 ,最后直到1945年冼星海逝世,马可曾撰文多篇回忆恩师。1958年马可开始编撰《冼星海画传》 ,同时开始创作文学传记《冼星海》 ,1961年完成电影文学剧本《冼星海》 ,1965年发表《 “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 , 1975年10月冼星海逝世30周年之际撰写了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追念他——为了永不忘记》 ,这也是马可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篇文章。这就是马可在“文革”浩劫结束前夜的慷慨呼喊,是他在生命终结前为恩师争回应有历史地位和荣誉、捍卫真理的一篇檄文。“马可对冼星海的敬仰、追怀、称颂,一直持续到他人生的终点。尊师之道一向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为人之美德,也是马可留给后人特别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今天追忆马可和冼星海的师生之谊,更有它的现实意义。 ”乔建中强调。
新中国成立后,马可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歌曲,如:《燕子》《六一儿童节歌》《美丽的花儿向太阳》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图为他与少先队员在一起。以上图片由马可家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