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是一颗星星”
——访京沪两地广播主持人大赛冠军褚笑
栏目:新青年
作者:肖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主播新势力”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 2018明日之星上海广播主持人选拔赛先后落幕,两场大赛的冠军,竟是同一个人——褚笑,于上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本科毕业于法语专业,研究生学习新闻,却选择了播音主持行业,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又转身走进知名互联网新媒体喜马拉雅FM做内容总监,对于播音主持,年轻而经历丰富的褚笑有着诸多的故事与心得。

  肖文:拿到一个冠军已经不易,几乎同时拿到两个冠军,你是怎么做到的?

  褚笑:我很幸运,我想我的胜出可能是在这几个方面:内容独特、文笔好、强逻辑、真情实感的表达,以及对主持人这个角色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边的工作经历,我更了解这两者的不同,很多话应该说出了广播人的心声。比如在明日之星总决赛中,我说,我们谈到广播,经常会说它的权威感和应急属性无可取代。今天我们面临飞速崛起的新媒体音频平台,那么就要问,广播无法取代的是什么?我想是与人的关联,这是广播独特的东西。我们都忘不了电台直播那种奇妙的感受,它是一颗星星,总有人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需要它的光芒,它特别真。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可以划定为:通过电波重新拉近人们的关系,加深人们之间的关联呢?

  肖文:你的声音很有辨识度,是经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吗?声音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不是最重要的?

  褚笑:我上学时学习方法特别笨,就是靠大声念来背诵,高中时把历史和政治书全部背下来,甚至包括目录、资料链接、课文提要等,平均一天大概要喊六七个小时,结果有一天声带充血导致失声。等重新能够说话之后,声音大变,很像公鸭嗓,特别嘶哑。可能因为损伤发生在重要的变声期,是不可逆的,后来恢复声音之后,变成了一种女中音的音色,有一些沙哑的成分,不像一般的女主持人那样甜美。

  我想这是命运的一个馈赠。声音不甜美也有好处,就是它不会成为我的一个包袱,反而让我更能集中在说的内容上。刚开始主持节目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不习惯我的声音,因为跟前一个主持人相差比较大,她就是比较甜美的那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我的声音,很多听众说,我的声音很特别,很有磁性,听了之后就会安静下来,心里突然变得平和。所以要特别感谢我的听众,是他们让我建立了对声音和内容的自信。好声音并不是最重要的,再好听的声音长时间听也会审美疲劳,最能够吸引别人的还是你说了什么。甜美是可以复制的,但内容和思维是独一无二的。

  肖文:这两场比赛下来,你的收获是什么?

  褚笑:走到了最后,见到和我一样的追梦者,学习到了很多,也给了自己一个能力的检验和证明,强化了自己的专业和业务,更重要的是对主持人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以前我以为必须要在主播台上才是主持人,尤其是在离开央广之后更有这种感受。现在在新媒体自己策划节目,自己做主持人,加上参加比赛,让我越来越感受到主持人不一定是某个抬头和定义,它的边界是无限延展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媒介手段如此发达的时代。它是一种素质,一种内在的张力和表达力。只要你不离开它,它在你的身上就永远不会消失。

  肖文:你觉得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

  褚笑:任何时代对主持人的要求都有不变的东西:内容独特、表达优秀、思路清晰、对传播有天赋。今天的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变化得都快,对优秀主持人也有更高的要求。我们现在经常说,主持人要有融媒体的能力,就是微信、微博、H5、直播都要会。我想,融媒体或许不是指花哨的手段,更关键的是一种开放的眼光和互联的心态,在我的理解中,对主持人来说,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人和人之间的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