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绘画的空间艺术变化
——原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尼古拉斯·彭尼爵士的艺术阐释
耶稣受难 安托内罗·达·梅西纳
绘画空间观念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艺术相异的美学思想。从15世纪至今,绘画空间问题是西方艺术的一个焦点,无论是传统再现性绘画,还是各类现当代艺术,空间处理一直是艺术创作的基石。日前,外交使团文化交流中心在京举办“外交使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论坛” ,该论坛的系列讲座第一讲由原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尼古拉斯·彭尼爵士讲演。尼古拉斯·彭尼爵士就欧洲绘画的空间艺术阐释了自己的认知,并通过欧洲艺术的典型实例叙述空间理论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剖析了欧洲艺术风格的变化特质。
对于15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欧洲画家来说,绘画的空间问题与视觉上的错觉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绘画空间的两个组成部分便是空间透视(浓淡远近)和线性透视。色调冷暖的配置、光线的明暗比例、阴影的变化等都会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尼古拉斯·彭尼爵士以安托内罗·达·梅西纳的《耶稣受难》为例介绍了空间透视。在《耶稣受难》中,从各各他的山脚,树立起十字架的山头一直延伸。山下的人物非常渺小,他们上方有一块草地,白色的墙、港口整齐的建筑俯瞰着平静的水面,画笔下柔和绵延的山脉一直延续到远方的海。景色中安静的美,颜色与光线的柔和转换,与前景中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翰的悲伤姿态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在画中的位
置都紧挨着画框,为画家的家乡——西西里岛的风景留出空间,这些风景绵延到耶稣的脚下。尼古拉斯·彭尼爵士表示,“在风景画的绘制中,画中那些微小的人物、富有活力的光线,皆得益于安托内罗对荷兰绘画主题和技法的研究。我们因其现实主义而兴奋,我们又从其中感受到一种完全属于艺术的愉悦。在生活之中,我们也许会看向远方,竭力去看清某人或某物,但我们却不会意识到别的东西。在一幅画中,我们的注意力可以从近处转向远处,并且可以思考其间的关系。 ”
线性透视,它是指物体的尺寸看起来变小了,以及平行线在后退时会聚合到一起的现象。线性透视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便是画对角线的时候,对角线会聚合到叫做没影点的一个单一的点上。艺术家们非常喜欢复杂化并检验这种效果。尼古拉斯·彭尼爵士以为约翰·戈塞特的画作《三王来拜》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场景设置和事件安排丰富多样,线性透视运用得十分精妙。计算好的空间后退及在表面呈现对角线的结合,让戈塞特的画作营造了一种特别的和谐之感。
“16世纪时,很多画家会用曲线或之字形线条来在近景与远景之间建立连续性。比如提香的画作《基督在抹大拉的玛利亚面前现身》 ,采用了一系列的斜坡与灌木来交替阴影与光线,从而创造出一种纵深感。到了17世纪,风景画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而我们在提香画作中所见到的景色成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在很多作品中,我们也许不能马上意识到画家用来增强画面纵深感的一些手法,包括重复勾画人行道的线条或沙滩上的足迹等,但我们不会忽略他们在人物处理上的想法——缩小人物以把我们的视线引领到远方。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使完成的画作更接近于油画速写,印象派画家为风景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尼古拉斯·彭尼爵士以时间为线,介绍了欧洲绘画的空间艺术变化以及其他空间绘画方法。
其实,早在中西方艺术最初相遇时,核心问题之一便是空间的透视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已经争论了400多年,到今天为止,依然众说纷纭。西方绘画注重空间、结构和透视等写实因素,在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感,使二度空间产生三度空间。西方的绘画艺术并不是直接描绘对象的再现论,它只是借助线条、色彩、明暗、透视、结构等手段,创造出能够体现画家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而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色彩是从属性的,它不以再现自然为目的,而是重在立意,重在“神”的表达。尼古拉斯·彭尼认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想要背离欧洲主流绘画空间惯例的渴望,中国画对于他们来说有特殊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