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文华,展丰富多彩的西藏文明
栏目:艺术眼
作者:本报记者 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唐卡、一尊尊造型各异的佛像、一枚枚镌刻历史的印章、一件件独具特色的民俗用品……2月27日至7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上,来自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区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的216件(组)文物,向观众默默述说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从远古一路走来,不断开拓进取,形成民族文化,并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族的精彩历程。

  此次“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承办。展出的216件(组)文物中,西藏地区文博机构和寺庙提供文物180余件(组) ,三级以上国家珍贵文物占90.8%,堪称历次西藏来内地展览文物协调力度最大的一次。其中,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13家寺庙提供的文物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以往西藏的展览大都以藏传佛教为主,此次展览重点关注西藏在山高路远、环境恶劣的大环境下,如何产生丰富多彩的西藏文明。 ”展览策展人张杰介绍。展览从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和同一家四方面展示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进而形成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历史面貌。通过大量的文物、史实表现中华民族团结的主题,带领观众以较全面的视点,探寻西藏与内地的血脉联系。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重量级文物、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直接反映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向唐太宗请求和亲史实的著名历史画卷《步辇图》 ,也在本次展览中与公众见面。由于画作年代久远,为保护文物,仅展出两个月。

  来自西藏地区卡若遗址所出土的唯一一件双体陶罐、神秘古象雄王国的黄金面具、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丝织品王侯汉字织锦、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出现于3世纪的茶叶、历史上第一部官方修订的永乐版《甘珠尔》大藏经、瓶身上图像与著名的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如出一辙的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等,也是本次展览的“明星文物” 。来自大昭寺的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虽是复制品,但平时也要在庙里供百姓朝拜时,往瓶里接青稞酒使用,所以也只能展一个月,就要回家继续“工作” 。

同时,为方便观众更好地观看展览,展览特设了手机导览功能,重点推荐了28件重点文物,串起“藏族及其历史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作用”这条展览主线。“展览重点展示藏族在历史上为中外文化交流、边疆与内地交流、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的贡献,以及藏族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使观众了解藏族历史文化及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了解尊重民族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张杰说。

黄金面具  3世纪

    长14.6厘米,宽14.5厘米,厚0.01厘米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出土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文物局藏

  该面具于2009年在阿里札达县曲踏墓地出土,由冠部和面部两部分连缀而成,背后衬有多层丝织物。

    面具的出土地位于西藏西部古象雄国的范围,在该地区同时出土了其它几件黄金面具,反映出古象雄国存在的覆面葬俗。以黄金面具作为随葬品这一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当时的欧亚大陆范围,研究认为早在距今2000 - 1800年前,西藏西部地区已经与新疆、南亚次大陆联系紧密,并通过新疆与中原、中亚和欧亚草原产生互动和交流。

双体陶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高18.7厘米,长31厘米,宽15厘米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遗址出土  西藏博物馆藏

  这件双体陶罐是西藏博物馆的“明星藏品” 。据西藏博物馆资料介绍,双体陶罐质地为夹砂黄陶。口呈喇叭状,直颈,腹部为相连的袋状双体,肩颈部有一对孔钮用于穿系绳索。陶罐的表面纹饰精美,使用了刻划纹和朱墨两色彩绘装饰。陶罐的双体有多种纹饰,一体为双勾菱形纹,在菱形纹内外都施彩;一体为双勾三角折线纹,只在折线纹外施彩,在颈部和肩部还饰有带纹。器物造型饱满优美,构思巧妙,工艺娴熟,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被誉为西藏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代表作。

  其艺术表现力与黄河流域典型的新石器文化彩陶艺术水平相差不大。双体流畅的独特造型与唯一性,表明该器应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器,可能在氏族部落举行中大祭祀和庆典活动时所使用的一种礼器,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