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电影《丢羊》从洛杉矶捧回第三届中美国际电视节最佳剧情奖、最佳编剧奖时发问:“兰州本土原创电影,在当今中国的电影格局中,有它的一席之地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当我看到又一部兰州本土原创电影《雪葬》时,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电影《雪葬》根据作家范文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为背景,以普通农民赵天佑个人的遭遇为主线,还原了那个尚未远去的年代所发生的一系列值得回忆和推敲的故事。该剧没有夺目艳丽的色彩,也没有“小鲜肉”的面孔,却能够打动人心。这部影片展现的全是乡土原生色彩,却体现了中国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最朴实的胸怀,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大气。
赵天佑在“文革”中,因为出身不好而陷入到无法自拔的苦闷当中,只好远离他乡做了倒插门女婿。随着改革大潮的涌来,他带头致富,这方土地上遍地可以栽种的中药材成了他发家致富的源泉。他们从充满希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劳动换来财富,到成为一个叫开发区的新事物的实施者。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一沟两坡的中药材成为他们财富的来源,成为他们对美好明天的期望。直到后来,赵天佑不由自主一步一步地被一种漩涡陷了进去,他怀疑和拒绝过,但是却无能为力。
《雪葬》是一部讲述当代农村故事的电影,创作者们的目光是锐利的,头脑是清醒的,所以这部作品就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切入了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一部影片究竟能做多少,我们无法精确预算,它不是由数字组成的,它是艺术,是影像,是人们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体验共同构成的一种感受,这是精神的力量,这是精神层面放射出的光芒。
赵天佑在漫天大雪之中,在厚厚的白雪覆盖的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悬崖边上,他的死有一种悲壮的情怀,感人的情绪油然而生。赵天佑死前短短的那几句话是他真实的心声。他想到的是当地民间传说中的一个老和尚,认为自己罪孽过于深重,只有以死来抵消,完成救赎。所以赵天佑那样去做了,高大吗?好像并不高大,但却感人。他感动的不光是影片中的乡亲们——乡亲们以泪水和呼号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也感动了影片之外正在观看着他的我们。
循着赵天佑的脚印一路走去的县长李义龙,也是这个影片塑造非常成功的一个人物,不能不加以圈点。影片没有把这个人符号化,脸谱化,没有把他定位成高大全的完美英雄,他就是一个充满人性,对这片乡土充满感情的一个基层官员。他对赵天佑非常欣赏,看着开发区蒸蒸日上,农民的日子好过起来,他由衷地高兴。到后来,感觉到事情不对,产生疑问,又无力阻挡,到后来自己充满了负罪感,满腔的内疚无处去诉说,最后遇到放羊的老羊倌,一起高吼秦腔,这个粗犷的、高亢的、充满悲愤的声音回荡在漫天飘雪的山谷当中,它的震撼力量是无以言说的。
“葬”是一个人死了之后最后的归宿,不管是土葬、水葬还是火葬。这部影片以“雪葬”为名,本身就有强烈的震撼力,纯洁的雪是上苍赐给大地的、赐给人们的,它能让人们在冰凉凉的感觉当中清醒自问。赵天佑的“雪葬”是艺术家给予他的最好的一个归宿,他虽然做错了事情,他的人生有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个污点,但他依然配得上“雪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