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剧照
近日,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了由吉林省京剧院带来的一出荀派经典名剧《霍小玉》 ,领衔主演是该院当家花旦王萍,担任艺术指导的是著名荀派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对于喜欢京剧的观众,特别是爱好荀派的戏迷来说,该剧早已深入人心,但由于近年较少出现于舞台,故此演出当天,场面异常火爆,从中可以看出京剧受众群体对久违的好戏的殷切期待。
熟悉荀派的人都知道,荀慧生一生创作剧目上百出,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六大悲剧,即《霍小玉》 《钗头凤》 《杜十娘》 《鱼藻宫》 《红楼二尤》 《晴雯》 。客观地说,尽管荀派私房戏为数众多,真正流传至今的尚且不到20出,这当中存在种种因素,比如荀慧生本人离世过早,全剧音像资料存世极少,有些戏本身含金量不足等等。令人欣喜的是,这六出经典悲剧都被嫡传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相继复排,成为保留剧目。
以《霍小玉》为例,该剧创编于上世纪30年代,是荀慧生携手旧式文人陈墨香一起根据唐传奇的故事构思而成的,一经问世,屡受欢迎。而像孙毓敏这一代在上世纪50年代末才有缘跻身荀派门墙之中的得意弟子,并没有亲眼得见荀派创始人当年的舞台风貌,也只有根据后来荀派另一入室高足徐凌云所作的改编本整理加工,使之重现舞台,再度与观众见面。更进一步说,孙毓敏在1987年之后也不再亲自登台演出该剧的全本,只是以此授徒,让于门生,算到今兹,整整30年过去。而孙毓敏肯于将这一出唱念做表并重的好戏教给远在东北的学生,令荀派艺术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也不得不说是梨园行一向倡导的替祖师爷传道的责任心使然。况且,这出戏属于悲剧热演,愈演愈热,这在近几十年的京剧挖掘传统的道路上极为罕见。不言而喻,当下王萍这一代荀派花旦从孙毓敏所学的版本,自是徐氏改编本,那么这一版本又与荀本有何不同呢?
第一,删减了许多零碎场次,并增加了一场“画竹盟诗”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孙毓敏有志于继承荀慧生多才多艺的大家风范,刻意在明场泼墨作画,展示戏曲演员不同寻常的戏外功夫。说来话长,荀慧生当年被评选为“四大名旦”时,参赛的新戏名叫《丹青引》 ,在剧中荀慧生一边唱着八句【慢板】 ,一边当场画着山水,须臾之间,唱完画完,时人惊为双绝。今天的演员学习那种广采博收的进取精神,通过复排老戏,适当加入可以惊动观众的绝活,不失为一条合理的创新道路。起初,画墨竹的桥段画的是兰花,可是孙毓敏考虑到现代化的大剧场不同于旧社会的小茶园,兰花纵然美丽,观众自远望去,仿佛一堆小葱。再有一点,仅以绘事而言,以粗笔勾勒墨竹,省时省力,让演员在不到3分钟的几句【原板】中结束一幅作品,可行性相对较强。平心而论,也难为这些荀门再传弟子,学戏还要掌握这些由戏外功转变而来的戏内功。墨竹在情节发展中,具有深刻的寓意,正如戏词所描述的那样“情同鸳鸯,意如竹翠,地久天长,生死无悔” 。
第二,调整原本的配角人物戏份的设置,把其中最重要的丑角鲍十一娘的“行路”一场戏改为类似于麒派名剧《徐策跑城》一样,既跑圆场,又摔抢背,还唱着京朝派京剧本不使用的【高拨子】 。一方面京剧素来是“无丑不成戏” ,丑角在旦角戏中尤其抓人眼球,选择突出丑角的地位与作用是改编者的高明所在;另一方面,用丑角套用须生的唱做程式,对其业务技巧与表现能力也是重大考验。往深处说,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的悲剧,有一最大特色即是含有喜剧色彩。这一点始自元杂剧鼻祖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中丑角的插科打诨,阎肃在创作歌剧《江姐》时,都不忘安排一个滑稽可笑的国民党老朽蒋对章。在今天,剧作者们更是熟知“要想甜,加把盐”的道理,让整出悲剧的当间部分增进调谑成分,会使观众整体情绪哀而不伤,随着乐极生悲的情节推展,更加容易进入后面催人泪下的伤感气氛。
从文学角度审视该剧,可以说每段唱词都显得那么有文采,这是因为上世纪30年代,是京剧最为鼎盛的时期,当时不仅四大名旦各自约请文人墨客编写新戏,就连四大名旦之外的名旦们也纷纷效仿,不甘落后,于是京剧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取材于唐宋传奇、明清小说的古装新戏。这些新戏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淹没于岁月风尘,能像《霍小玉》这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戏却又屈指可数。或许有人要问, 《霍小玉》何以能在同类作品被不断淘汰的情况下不被淘汰?笔者以为,关键在于丰富精彩而又独具特色的唱腔显得独树一帜。该剧西皮系列就用到【南梆子】【原板】 【二六】 【流水】 ,二黄系列又有【慢板】 【四平调】 ,等等。观众能在一出戏里享受美不胜收的声腔,又怎么舍得忘却这出戏?另外,该剧经过孙毓敏的重新整理,表演的细微之处更能直抓人心,勾住观众。例如霍小玉垂危之际,恍惚间呼唤“十郎——” ,那一声撕心裂肺般的空喊,令听者感同身受,倍觉凄惨。而从技术层面来看,正是京剧念白向话剧影视的特写镜头吸收借鉴而来。
说到这里,可能京剧保守派观众又要摇头质疑,认为京剧发展不该跨度过大,殊不知荀慧生本人从年轻时就演话剧,“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就登台演过文明戏《革命家庭》《黑奴吁天录》等等。荀慧生演话剧的水平究竟如何,今人不得而知。但今人应该坚信,京剧没有曲曲折折的创新就不会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京剧,今天的京剧,假如没有高超的艺术处理,观众无论对新戏还是旧戏都会弃如敝屣,反之则爱如珍宝。这一点,如果今天的演员多加用心琢磨,那么京剧流传下去的剧目不仅不会变少,还会变得更多。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