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比萨斜塔》海报
当你有一位不知疲倦的中国翻译朋友,而且这位朋友很想把她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传递给自己的同胞时,你的生活便有了全新的色彩。首先,翻译朋友偶尔会提出最意想不到的专业问题,迫使你绞尽脑汁搞清真相,而这一点会锻炼你的智力“肌肉” 。其次,如果你恰好在中国,那么俄罗斯主题在这里也会与你偶遇。今年我的身上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而促成此事的正是我的这位翻译朋友——南开大学的王丽丹教授。
如果翻译的作品是当代俄罗斯剧本,那么仅将其译出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把它搬上舞台。剧作家的最终需求,是看见自己的剧本呈现于舞台,亲自感受观众的反应。按照俄国诗人勃洛克的说法,只有在剧院里,才能达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在俄罗斯当代剧作家普图什金娜,导演王剑男,演员翟小兴、赵芮及剧院其他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话剧《比萨斜塔》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了。
由于我不会中文,自然会遭遇语言障碍。不过我读过普图什金娜的剧本,了解它在莫斯科的舞台演出及其电影版本情况,因此不需要“回译” 。而且我比以往更深刻地感受到戏剧身势语的潜能。由于演员出色的表演、音乐及灯光效果,使得原文的所有细节——讽刺,抒情与闹剧效果,语调的前后对比,心情的变化——均被极其准确地展现出来,观众对演员的情感也都给予了积极的反应。
该剧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清晨,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对普通的夫妻之间的一次决裂。从生活的琐碎最后一直延伸到了“爱情”的真正定义,表现了一对彼此忍受多年的中年夫妻,在决定离婚的时候对对方的内心世界有了新的发现、新的理解。一方面是熟悉的俄罗斯剧本,准确地说是关于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现状:不太如意的生活,与丈夫的“私事”和轻视进行抗争,女人的自身价值无法实现,寻找“海外王子” ;另一方面,中年危机,多年的积怨,习以为常的婚姻生活,双方各怀心事——所有这一切已成为国际化的永恒问题。因此,在话剧中,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象征着名存实亡却依然稳固的家庭关系,象征着“惯性婚姻” 。不过,话剧创作者有意避开了文化及民族的标签:简洁精准的舞台设计,剧情在标准住宅的布景下展开,墙上的世界名胜古迹黑白照片——除比萨斜塔外,还有巴黎的景色及圣瓦西里大教堂,可以感受到轻松的欧洲风情,或更准确些说,感受到对中国人而言的异域风情。虽然如此,本土文化仍占主旋律。根据剧场的反馈,北京观众对剧本探讨的婚姻危机问题感同身受。音响效果也同样到位,不同场景选择使用了起源及流派各异的当代与古典音乐,多为欧洲旋律。例如,在女主人公准备离家出走之际,响起了威尔第《弄臣》中公爵关于女人善变的唱段。
或许在一些观众看来演员的表演有些夸张,不过剧本的体裁为闹剧,因此演员略显粗鲁的表演不仅合理而且出彩。我们可以为此补上心理原因:引领整个剧情主线的家庭争吵的情景与球迷丈夫看球赛同时发生。这一点加速了剧情的白热化,演员易如反掌地使情绪不断高涨,演出呈现对比状态:他喊叫——她大笑;他愤怒——她讽刺;他逞强——她流泪。我真切地感觉到表演者成功地完成了角色,巧妙地将闹剧效果与抒情成分完美结合起来,幽默诙谐而又生动鲜明地展示了女主角的蜕变——她由一位戴着眼镜、衣着随意、疲惫不堪的家庭主妇,在离家出走的瞬间,华丽转身为优雅自信的女人。20年间,由图书管理员羽化为女王,她是否真的大获全胜了呢?男演员翟小兴使用了诸多反常戏剧表演手法,恰到好处地扮演了一个嗜酒如命的体力劳动者。导演采用很多喜剧手法愉悦观众——男主角从房间的各个秘密角落里找到藏起来的酒瓶,本来威胁妻子的手势却转成从桌子下面掏出一瓶酒,妻子使用防狼喷雾防卫的场景则以电影慢镜头的方式表现。
话剧呈现与剧本原作一样,均为开放式结局:丈夫脸上希望的微笑转化为痛苦的表情,而延误了去罗马航班的妻子则处于“心灵交流”后的慌乱与震惊之中。他们个人的比萨斜塔屹立不倒抑或仍会坍塌?值得维持酷似一双舍不得丢弃的旧拖鞋一样的婚姻吗?值得和一个你不欣赏的人一起慢慢堕落吗?改变一切不是更好?或者值得为共同的过去、义务、习惯、周而复始的生活而放弃遥远城堡里的王子和迟到了的爱情?舞台与观众席在抒情旋律中沉入黑暗,观众则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