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如何表达中国?
作者:张德祥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那么,“新时代”会对文艺带来哪些影响?文艺又应当怎样回应“新时代” ,如何表达新时代的中国?

  实际上,文艺的时代精神,就是文艺对时代的回应与表达。回顾百年来中国文艺走过的道路,能清楚地看到文艺在不同时代的主题、精神与姿态。上个世纪“五四”时期的文艺,面对中国的落后与积贫积弱,文艺的主题是“人”的唤醒与个性解放;进入三四十年代,随着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左翼文艺运动蓬勃发展,其主题是“民族”唤醒与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激活了中华民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新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文艺繁花朵朵,竞相开放,直面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文艺如何回应和表达这个新时代,关键在于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基本方略和精神特质的准确理解。之所以是“新时代” ,就在于“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目标安排,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同时,我们必须准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因此,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处理好主要矛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进步要求,也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兼《当代电视》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