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6年,见证了国家博物馆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观众数量成倍增长,其发展反映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整体水平,以及观众对于博物馆的诉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水平提高后,人们的文化诉求随之提高,省区市级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正在逐渐完善当中,甚至很多博物馆的建设发展超乎人们想象。比如今年9月1日开馆的贵州美术馆,它是西南少数民族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省级美术馆建设中的一个特别案例,公众文化诉求之下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反映了当代中国美术馆建设的趋势。
各地兴建博物馆的潮流推动了中国整体文化建设的高度提升。不管是公立博物馆还是私营博物馆,都以同样的方式来展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暴露出当代中国博物馆所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过滤和磨合。
数字时代,博物馆公共性表现多样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已有300多年历史,而中国的博物馆起步较晚,从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算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迄今才有105年的历史。成立时间短,还没有完善的公众基础,因此不能提出超越历史时期的特别要求,但是要有符合世界潮流的期待。
对资源的利用是博物馆业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博物馆不是文物库房,需要研究人员对藏品深入研究、充分利用,策划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展览,让观众了解藏品现实的状况以及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因此,对藏品资源的利用反映了博物馆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客观来讲,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都具有公众的属性,因为博物馆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是一种私属的权利,其人文价值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公共性。但也有很多博物馆把藏品资源看作是私享的,可能是基于一个团体或某个集团等,而不能为公众所享。很多博物馆不愿开放自己的藏品资源、把藏品公之于众或让更多的专家共同研究藏品,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指导藏品的公共开放,每个博物馆都是基于自己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一定的藏品资源,在这一点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充分开放资源,值得国内博物馆界学习。
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网络平台和自媒体平台,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藏品的数字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了解这些藏品的文化属性、历史内涵以及艺术价值等。
博物馆的公众性在当代社会表现多样,这也反映了博物馆整体价值观的提升。比如,以往博物馆是和教育、知识相关联,休闲功能不被提及。但是,现在大众到博物馆可能并不是来受教育或者是获取知识的,而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因为,博物馆的艺术作品、展示空间、文创产品乃至咖啡厅、餐厅等都有可能给大众带来不同于其他公共空间的特别感受。观众的兴趣点并不是展品的历史意义、艺术属性,而是到这里喝杯咖啡、约会,甚至是发呆。这种休闲功能在博物馆发展潮流中有很多特别的案例。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电影博物馆, 60 %的观众到那里只是为了休闲。所以,博物馆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身资源把休闲功能做得更好,赢得公众的支持与厚爱。
艺术品市场的火热给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博物馆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通过几代人所累积起来的一种共同的认知。没有公众的参与,博物馆不可能在城市中具有地标性以及城市和公众依赖的公共文化的属性。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藏品类型单一且数量不足。很多省级博物馆是基于所在地考古发掘的成果,藏品来源和品类单一。因此,中国的博物馆很难形成像美国大都会、法国卢浮宫这种百科全书似的博物馆。二是博物馆类型单一化、缺乏特色、同质化的倾向比较严重。每一家省级博物馆从装修、布展、陈列等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展示的藏品。
无论一座城市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具有一个多样化和独特性的博物馆系统,使它们能够在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展现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法国巴黎既有卢浮宫这种百科全书似的博物馆,也有展示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奥赛博物馆,展示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蓬皮杜美术馆,以及展示画家个人艺术成就的毕加索博物馆等。这座城市中的博物馆集群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中国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建立更多有特色的博物馆,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和当代文化创造的成果。
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提高全民对博物馆的认知。只有正确的博物馆认知,才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的博物馆文化。而越来越多私立博物馆的无序发展,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公立博物馆的藏品来源。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公立博物馆的投入,享有更多财政支撑以获得更多具有价值的藏品。
事实上,艺术品市场的兴起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和美术馆。过去,收藏家的藏品以及艺术家家属收藏品的去向,可能会捐赠给博物馆和美术馆;但是如今艺术品市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属和藏家对于藏品去向归属的价值判断。所以,相当一部分原本可以为公众共享、进入博物馆的藏品流入市场,变成了私人收藏。
近30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艺术品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全民的收藏热,这对于整体提升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价值、提升文物和艺术的全民认知度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发展中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艺术品过度商品化不仅误导了公众的认知,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金钱的过度关注,而不是对于文物和艺术品自身的关注,对整个人文价值观的消减和颠覆是最严重的问题。
艺术市场本应该是在合乎市场规律的状态下自然发生和发展,可是人为的干扰以及不正常的手段使得市场呈现出一种病态,其发展离健康和规范有很大的距离。未来应基于法治、规章制度来规划这个市场,而且这种规划应该是大众的集体共识。
艺术品收藏的私人独享并不为过,但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文物艺术品能够为公众分享,体现文物的社会价值和自身的意义。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如果能更多地服务于博物馆、服务于公众,而不仅是艺术品经营买卖,就会是健康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