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荷花盛放时 起舞献礼十九大
——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掠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舞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四川省文联、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凉山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日前在凉山西昌金鹰剧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舞蹈人齐聚西昌,以精彩纷呈的民族民间舞蹈彰显当今舞蹈艺术的多彩,以各民族舞蹈人的深情为党的十九大献上美好祝福。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富饶膏腴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他们装点了中国文化,开拓了祖国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辉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风采。
本届“荷花奖”评奖继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自2017年4月发出评奖通知后,得到了全国各地文联舞协的积极响应,收到了来自33个省、市、自治区、自治州以及各中直院团、院校的作品共计350部,经过专家评审团的初评、复评,有单、双、三人舞作品6部,群舞作品42部脱颖而出,进入到最后的终评。终评中,经过评委抽签上场、现场亮分的评奖规则,延边歌舞团的《长鼓行》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的《生在火塘边》 、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长长的辫子》 、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银塑》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阿嘎人》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的《爷爷们》 6部作品崭露头角,以别具一格的演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
民族舞蹈百舸争流
在入围的48个作品中,涵盖了北京、四川、内蒙古、新疆等2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了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彝族、藏族等14个民族的作品,反映的内容也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
朝鲜族舞蹈《长鼓行》讲述了“尊师重道”在艺术发展与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性。舞蹈中年迈的长鼓舞老者呕心沥血的传授道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舞者,功成身退之时,她恋恋不舍地与长鼓共舞最后一曲,在学生们的铮铮鼓声中将演出的氛围推向高潮。 《阿嘎人》展现的是藏族人民“打阿嘎”的日常劳动生活,编导深入西藏采风,细致观察藏族群众劳作时的姿态动作。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爱情故事,也有嬉闹场景,还有动听歌声的传唱,呈现给观众一个个和谐欢愉的劳动场景。火的历史在彝族地区源远流长,彝族人民自古便与火有着不解之缘,舞蹈《生在火塘边》以男子群舞的形式展现出磅礴恢弘的气势,将火与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相连,表达心中的崇敬之情。维吾尔族舞蹈《长长的辫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长辫子是新疆姑娘的象征,编导选取这一特色编创作品独具匠心,舞至高潮,姑娘们扯起辫子当做冬不拉弹奏,歌颂她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体现新疆人民生活的新气象、新风采。 《银塑》则是以舞蹈的方式讲述了彝族人民“以银为美”的感人故事,将工匠精神与非遗传承相联系,当老银匠为了给姑娘们打造出绝美银饰而熬瞎双眼时,全场观众潸然泪下,讴歌了精益求精、为艺献身的匠人品行。舞蹈《爷爷们》展现了蒙古族老年人在小康社会中的退休生活。爷爷们身穿蒙古族传统服饰,戴着墨镜和鸭舌帽,脚下迈着“流行舞”的时髦舞步,手中的拐杖时而变成马头琴,时而变成水烟袋,结尾还摆好Pose集体“自拍” ,十分有趣。
在本届评奖中,汉族的民间舞蹈较往届也有了突出表现,据统计,今年共有13部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入围终选,如江西赣南采茶、安徽花鼓灯、广东客家舞蹈、东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山东海阳秧歌等。由江西省舞蹈家协会选送的作品《刘二寻花》取材于江西赣南的采茶戏,将风趣幽默、滑稽“另类”的作品带给观众。四位丑角扮相的书生身穿水袖上衣,手拿彩色扇子,扭着身子、踏着步子,嘴里振振有词地嘟哝着当地的方言,做出夸张的表情,引得观众笑声连连。这种反映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百姓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的作品,才是代表普罗大众最“接地气”的作品。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的《啷哩个啷》也有着不俗的展现。作为本次“荷花奖”中少有的单、双、三人舞作品,《啷哩个啷》打破安徽花鼓灯传统的小场子表演方式,通过两位演员精湛细致的表现,展现小夫妻嬉笑怒骂的情感生活,突破花鼓灯表演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它的表演形式。
纵观本届的获奖作品,虽表演形式各有千秋,但打动人之处却都有一个共性,即尽显人生百态。“火”“银”“拐杖”“辫子”“长鼓”“打阿嘎”这些意象的选取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而且都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与人民生活最亲近的典型形象,在此基础上编创出的舞蹈语汇就非常贴合各自民族的民族属性和生活习惯,因此才能得到评审团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归根到底还是要植根于人民,为人民表演,由人民传承,尽管现在各民族都处于城镇化与都市化的进程中,但只要编导们坚守文化的根源,就能创作出更多贴合群众,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对于本届“荷花奖”同样给予了积极的鼓励,肯定了参评作品在题材、内容、体裁多样性上的突破,指出许多作品摒弃过多的套路,回归到舞蹈本身,由此更能说明编导们只有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入生活,融入自己的思考,才能呈现出舞台上异彩纷呈的舞蹈样貌。
民族舞蹈薪火相传
参与本届“荷花奖”的编导队伍可谓名家荟萃,各展身手。既有经验丰富、佳作频现的知名编导,也有年青一代、勇于创新的新锐编导,甚至还有舞者转型编导,积极创作出新颖的作品,丰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
在上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中获得“作品奖”的《情深谊长》的创作者、著名彝族编导沙呷阿依,此次将云南彝族的舞蹈《石林情深》带给观众。这部作品以丰富准确的彝族舞蹈语汇讲述了阿诗玛故乡的爱情故事。沙呷阿依表示,不同地域的彝族舞蹈呈现出来的风格都是别具一格的,每一次的创作都是带领团队扎根乡土,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起居,以此找寻创作灵感。沙呷阿依本人多年潜心彝族舞蹈创作的同时,也不忘传帮带。此次的作品她也是带领年轻编导牛嗣萱一起,在实践中传承民族舞蹈的血脉。国家一级编导马琳,则携手另一位年轻的彝族编导沙呷俊楠共同打造了感动全场的《银塑》 。作品中既凝聚着成熟编导的经验,又集结着青年编导的才华。 《淮河边的玩灯人》由汉族民间舞专家赵铁春带领学生、优秀舞者武帅创作完成,师生联袂将淮河两岸张灯结彩的欢闹情景搬上舞台,再现安徽花鼓灯热闹繁华的情形。评委们对于青出于蓝的年轻编导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予以肯定,对于民族舞蹈薪火相传的发展趋势同样给予高度评价,舞蹈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需要有坚实的后备梯队来不断推动事业的发展,只有薪火相传,方能长盛不衰。
评奖期间,中国舞协还举办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发展论坛。论坛上,中国民族民间舞领域的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对本届民族民间舞评奖中的创作、表演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对民族民间舞蹈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诚恳的建议。民族民间舞的创作最基本的就是要熟悉自己的民族,那些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采风无益于作品的创作,一个严肃的艺术家,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扎根于民间,优秀的编导甚至倾尽一生去挖掘民族舞蹈素材,用心雕琢打磨出舞蹈精品。正像中国舞协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在研讨会上总结发言所说,舞台艺术需要用心创造,舞蹈作品需要生命意蕴,人性思考与人文情怀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未来走向,只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才能触及灵魂最深处。
中国舞协在本届“荷花奖”评奖期间还举办了“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带领本届“荷花奖”的部分参评作品携手西昌市文联、西昌市舞协、凉山歌舞团、凉山五彩云霞艺术团彝歌队、西昌学院的文艺工作者,联袂奉上一台舞蹈盛筵,近千名观众齐聚火把广场欣赏演出。“荷花奖”参评作品苗族舞蹈《月亮山》展现黔东南地区的山水人情、自然风光,宛如一幅流动的画作映入观众眼帘;东北秧歌《嬉戏花》不时地将复杂多变的手绢花抛向空中,台下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拍手称绝;广受好评的《刘二寻花》再次上演,诙谐幽默的四位舞蹈演员走入观众席表演,更是带来现场的欢声笑语一片。西昌当地艺术团体表演的《大美彝风》 《美丽家乡》 《傈僳蹢脚》 《青春旋律》 《嘟嘟切》展现了四川凉山彝族独有的民族歌舞特色和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精神风貌。
不论是稚气未脱的孩童、青春靓丽的大学生,还是辛勤工作的上班职工、含饴弄孙的爷爷奶奶,都纷纷登台,将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但中国舞蹈创作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中坚力量步履不止,新生代们前赴后继,舞蹈人以“思想精深”的作品献礼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以“艺术精湛”的创作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以“制作精良”的演出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康庄之路。“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让我们期待两年之后,中国民族民间舞在“荷花奖”的舞台上继续绽放身姿,倾现清塘荷韵。
(张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