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创作的新思路
作者:李京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打造一部《思美人》这样的历史题材作品,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选择。在《思美人》之前,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中并没有十分成功的作品。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耗费很多心血拍摄完成,但在观众的反响层面考量却并不理想。比如《孔子》 《孔子春秋》 《老子传奇》等作品,都属于这种情况,有些作品甚至没有机会播出。这种情况的出现,跟电视剧市场的整体环境,包括创作环境、欣赏环境都有很大关系。我认为,还与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对于严肃历史题材而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无关系。

  我们不能否认,一些题材的学术含量是比较高的,难以用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完美呈现。这些题材中的人物、事件,对电视剧这种通俗艺术来讲似乎不太适合,但可贵的是,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十分热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如今电视剧的影响力大、受众广、传播广,一些文化价值与思想理念,通过电视剧这种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另一方面,从主创人员的历史担当和人文情怀来看,他们的初心是十分难得和令人敬佩的。以目前的收视情况看,《思美人》的播出效果相当不错。与之前出现的有关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的相关作品比较,这部作品可以说在同类题材里最为成功。

  这部电视剧为一些高文化含量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做出了值得肯定的前路探索,同时取得了众多令人赞许的成绩。很多专家对这部作品艺术特色和剧情内容方面,都报以肯定的态度。从商业角度看,投资这样的大型历史题材无疑是大胆的,舆论风险和商业压力都无情地摆在主创面前。作为创作者,如果一板一眼按照史实描述刻画,很容易陷入古板的死结。稍做一些文学性的表达,可能又会引来反对意见。由此可见,这样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确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就《思美人》而言,总体上无疑还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来源于创作者在挑战这种艰难的历史题材时,能以自己的匠心与初心来面对它。选择这个题材显然不是商业选择,而是文化选择。无论是对屈原的喜爱,还是文化上的自觉和勇气,不管是实事求是的讲述,还是文学化、戏剧化的呈现,选择了这个题材,本身就凸显了鲜明的文化立场,这点尤为可贵。无论是在创作上的苛求,还是对作家、艺术家的指摘,都不如实实在在拿出一部作品更有说服力。驾驭这部作品,源于编剧得天独厚的学者背景和文学才能,有这个资本和勇气,开创了以电视剧的通俗方式,表达严肃深刻的文化内容和传奇历史人物的新表达。

  《思美人》之所以能成功,而没有像前面提及的几部历史名人剧那样陷入窘境,是因为编剧认真研究了这个题材,在考虑该用什么方法表达这部作品上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创作者用青春偶像剧的思路,以接近青年观众口味的表达,尽量在历史题材作品中提炼出流行元素的文化含量,并把它灌注到作品所要表达的严肃、深刻的价值追求中,这种对严肃文化做通俗化阐发的创新之举值得肯定。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思美人》并不算是历史正剧,它是一种全新的阐释,在创作中加入了更多的流行语言,还有一些玄幻、武侠、青春浪漫唯美的元素,都在剧中融汇升华了。这种新的创作思路,为以后的历史剧表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参考范本。

  即便观众对于“颜值”到底在电视剧里起多大作用颇有争议,但从这部剧来看,它把颜值和价值做了很好的对接。创作者选择了颜值高的演员,并在他们身上赋予了美德,令颜值和价值实现了统一。这既是该剧本身的创作要求,也是对于这一类型电视剧能够具有更广大传播效果的有力探索。创作者在这一点上,给历史剧的拍摄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就是将古典和现代、高雅和通俗、颜值和价值、审美享受和传统思想真正统一在一个艺术世界中,并行不悖、互相增光。这显然是一件很考验艺术追求和艺术品位的事情,我们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这种历史剧的创作方法,这必然将对未来更多历史剧的创作提供许多有益的启发。

(根据研讨会发言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