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点亮生活 墨韵舞动广州
作者:言艺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艺点亮生活 墨韵舞动广州

—— “墨舞广州”诗书艺术分享展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2017发布会举行

莫高义、徐咏虹为“墨舞广州”展览盖印揭幕

领导嘉宾观展

 

刘斯奋、蒋述卓、李劲堃、张桂光分别对此次展览进行点评

  随着悠扬的乐曲响起,舞台上舞者舞步轻盈、舞姿曼妙,犹如墨在纸上飞舞,描绘着一幅墨韵图;在优雅的琴声伴奏下,表演艺术家王虹朗诵了张九龄和屈大均的诗词;魔术师把筷子瞬间变成毛笔,继而变出“墨舞广州”四个大字……这不是某台文艺晚会,而是日前“墨舞广州”诗书艺术分享展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2017发布会的开幕式现场。诗词、书法以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走到观众身旁,传统换了“盛装”亮相,使观众感受到古典韵味与时尚创意的结合。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联和南方报业289艺术主办,展出了70多位书法家创作的近百幅作品。开幕式上,广州市文联把《翰墨广州》百米长卷捐赠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时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莫高义,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咏虹用盖印章的方式宣布活动正式启动。这两方大大的印章分别是“墨舞广州”和“点亮文艺” 。

  “墨舞广州”让传统文化获得现代生命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火爆全国, 10期节目累计超过10亿人次观看,一时间“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 ,中国人的诗心被唤醒,重新领会了传统文化之美。目前播出的《朗读者》也是好评如潮。电视节目激发了文化热潮,广大观众获得了情感共鸣。在新时期,传承优秀文化需要新的传播方式,活化传统文化需要创新表达方式。

  “墨舞广州”诗书艺术分享展,是写广州精神、讲广州故事的一次诗书盛装的尝试,文艺融合的探索,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创新形式。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提出要对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墨舞广州”诗书艺术分享展可谓是一次具体尝试,创意十足。

  本次展览以历代名人赞颂广州的经典诗篇为主题,展出了70多位书法家创作的近百幅作品,其中既有气韵饱满,如长风出谷的百米长卷;又有字体奇朴,如崇山峻崖的宏幅巨制。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创作者,广州市文联主席李鹏程以时代为顺序,精选了包括汉代杨孚,唐代杜甫、张九龄,宋代苏东坡、王安石、李昴英,明代陈献章等20位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赞颂广州的名篇为主题,书法以帖融碑,既雄浑劲健又凝重典雅。展览的主创作品均为一丈二以上,最大作品达100平方米。高悬于展厅顶端、由众位书法家集体创作的宽2米、长100米的巨龙状长卷,以及与作品对应的人物、图像背景、释文及创作手记,则进一步阐释了“盛装高雅书法”“激活优秀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策展理念。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的当代表达还不仅仅着眼于形式,更多也要考虑实质内容。要让观众从书法中体悟到古人的情怀与心境,领略到文化的博大精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岭南文化的厚度与多元,尤其是融汇中原、海洋与土著三种文化,使得近代广东文化不断领先时代。从这一点上看,此次展览从策划、内容到形式上,传承了岭南文化的创造精神。

  创新形式弘扬岭南文化意蕴

  “墨舞广州”展览突破了传统书画展的模式,短短1个小时的开幕式,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融合诗词、书法、舞蹈、音乐、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传统文化视觉盛宴。它让书法穿上盛装,以现代视觉方式,吸引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进入名人抒写广州的诗词中,不经意间触摸千年广州文脉。

  为感悟、提炼、摘选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展览主创团队翻阅了大量的历史典籍,对诗文进行反复推敲、拿捏。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广州的诗词备受瞩目。苏东坡被贬曾经两次经过广州,和白云山、南海神庙、六榕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海浴日亭》中散发着苏东坡的豪迈与乐观。当时白云山上有一个蒲涧寺,苏东坡与主持相谈甚欢,写下《赠蒲涧长老》 ,后人知之甚少。“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竹后不闻鸦”这两句写得非常有意思,说明苏东坡对广州的自然环境观察得细致入微。书法家将这些融汇了名人生命体验的诗句摘选出来,在文心与书境中创作新的作品,展示岭南文化新风。

  这些名句如何被赋予现代生命力?展览在这里揭开了第二重意义。以李鹏程为代表的广州书法家,把自己的创作熔铸到这些诗人的生命气息中,运用当代笔墨挥洒出来,让古诗词以当代书法的形式与广州这座城市再次深刻共振。在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三元里》长诗中,李鹏程深深感受到广州精神,他的创作激情随之迸发,“写天写地,写中华民族的正气,使之成为一种审美主流,承担起了感化与激发人民群众精神意志的作用” 。

  传承优秀文化需要新的传播方式,活化传统文化需要创新表达方式。“墨舞广州”的第三层突破体现在展览形式上。在以往的一些书法展览中,观众对于书法作品尤其是草书,看不懂又不便询问,只能走马观花。“墨舞广州”展览中,每一幅主要作品旁边均有一幅释文展板,对诗词作者以及诗文进行解读,同时配以书法创作者的手记,让观众可以更深刻理解这些诗文,读懂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广州文艺市民空间点亮文艺

  开幕式上, 《点亮文艺墨舞广州》短片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作品和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本年度的重大主题活动。

  近年来,广州市文联以“一家亲·万家情”文艺志愿服务为抓手,文艺惠民活动已经形成了品牌,成效明显。广州文艺市民空间由广州市文联和南方报业289艺术联袂打造, 2016年12月5日正式启动。经过三个月的实践,“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探索出了文艺志愿服务的“三个新” :新模式——立足全媒体传播高地文艺惠民;新尝试——市民文艺生活的“一站式体验” ;新趋势—— “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全景互动,创建了“周末文艺花会”“大师下午茶”“跟随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等艺术生活品牌。

  2017年,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提出最响亮的口号:“最文艺,在一起! ”全年共推出200多场活动,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看、可读、可听、可写、可画、可玩,艺术和生活融入一体。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将成为“天天有体验,周周有花会,季季有盛宴”的艺术发生地,每周“周末文艺花会”定期举办四场活动,每季度举办一场大型艺术分享活动:春之生动—— “墨舞广州”诗书艺术分享展;夏之礼赞—— “广州文艺志愿者向人民卫士致敬”主题活动;秋之澄悦——广州动漫艺术主题体验展;冬之绚烂——广州花样生活节。广州市文联还将设立“红棉奖励基金” ,不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培训。

  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里,市民群众是无可置疑的主角,文艺志愿服务致力由“政府订菜”向“市民点菜”转变,不追求表面数量的多、快、全,更注重内在质量的精、准、实。艺术家把作品和创作带到现场,与市民零距离互动,注重市民参与和体验。未来的广州文艺市民空间,不仅是广州地区艺术家进行文艺惠民服务和市民群众从事艺术体验活动的相对固定的空间,同时也是广州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固定空间。

  “市民需要广州大剧院之类的‘阳春白雪’ ,也需要‘广州文艺市民空间’之类便捷亲民的日常文化滋养。 ”李鹏程表示,“文艺要服务人民,我们将动员广大文艺家走入生活、贴近人民,通过举办一系列文艺创作和文艺惠民活动,将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打造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主题活动的崭新平台、联结文艺工作者和广大市民的重要基地,以及广州文艺生活的新地标。 ”

  特约编辑 翁敏 梁智强

  本版摄影 陈金成 宋海晖 万稳龙 梁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