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难,春晚的创作更难。大年三十,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全国数以亿计的眼睛盯着春晚这一台创作。迄今为止,央视春晚已经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在春晚发展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每一台春晚只要拿出节目观众就觉得很新鲜,现在观众已经看过很多好节目,对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常说春晚是文化的年夜饭,但实际上春晚更具有仪式的意义。观众有新的期待,春晚越来越难做,这就是现在春晚面临的处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春晚观众,我感觉每年春晚能留下的经典节目几乎都是带有时代体温的。今年春晚, 86岁的朱光斗老人说起快板来底气十足,老艺术家从过去的长征说到当下的新长征,这种对时代精神的关照鼓舞着当代人; 《老伴》中的老太太寻找记忆的过程其实就是寻回真情的过程,这个主题契合了中国人的年俗——过年的意义就是要团聚,无论亲人之间有怎样的磕磕绊绊,都能在过年相聚的一瞬间化解。与歌舞类节目相比,语言类节目更容易贴合时代、贴合老百姓所关心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比较容易一下子和观众之间拉近距离。
春晚是在电视普及之后出现的一种艺术样态,也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样态。伴随春晚而生的喜剧小品,每一个作品都好在哪里,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热闹过后谁还在?哪个作品能够成为经典流传下来? 《老伴》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智慧的作品,不在于是否切入时代、切入社会关心的问题,而是如何艺术性地切入、艺术化地表达。小品也好,相声也好,要上升到一个艺术的高度,更需要的是艺术的智慧,而不只是停留在话语的阶段。这样才能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当代电视》杂志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