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雕塑反映当代人的境遇
——访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青年雕塑家柳青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柳青 吴华 摄

  十几年前, T 61还是一趟从北京开往贵州途经湖南湘潭的绿皮列车,十几年后的今天没人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而某个时空交错的瞬间却被他定格。谈及中央美院本科毕业创作雕塑作品《T 61》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北京人艺舞美设计师、青年雕塑家柳青回忆起了那段温暖的往事。“那时候在北京上学,寒暑假要往返于北京与湖南湘潭老家,上个世纪90年代火车没现在方便,人很多,我上车时甚至要家人举着我从车窗扔进去,但随即又被里面的人推出来。有一次母亲送我去学校,买的站票,她就在椅子下铺了报纸把我塞进去,她也躺在下面,我们就那样凑合了一晚。 ”柳青说,他对于当时人们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的不易印象特别深刻,“作品从创作到完成用时三四个月,等大的人不算包包裹裹就有20个,创作的过程中人物形象鲜活地在我脑海中呈现,没有情感支撑不可能顺畅完成” 。

  作为一名80后青年美术家,柳青一直将目光聚焦于普通大众,民工、胡同大妈、早市小贩、街上行人,可以说其作品就是芸芸众生相的个体缩影,他说,平凡人的事情才是现实中人的境遇。其中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铜奖的作品《嘿!茄子! 》记录了柳青家人其乐融融地为姥爷祝寿的温馨画面,很有中国风。“我有时候去菜市场买菜,就发现蔬菜堆得像山一样,山中间有个小洞,卖菜的人从小洞中探出身来,吆喝着,有一点滑稽,却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由此他创作了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的作品《成果》 。到目前为止,柳青共创作了8件大型的雕塑作品,因为这些都是人物的组雕,有些组合可以拆散,根据特定的空间、主题重新组合人物,构成一些新的戏剧冲突,形成新的作品。

  相对于很多艺术家在风格、题材上的大转变,柳青这些年来所创作的雕塑作品整体风格变化并不明显,对此,他解释说: “我希望是往纵深处挖掘,个人的修养、审美和对艺术的感悟慢慢改变,而不是题材、风格上的盲目变化,个子长起来了,衣服自然会跟着相应地调整。内在改变再外化出来,我觉得这样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柳青也坦言,自己创作早期技术处理上过于粗糙,不成熟,主题流于表面化、概念化,人物也有些符号化。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探索尝试,他觉得自己在材料语言、雕塑结构,甚至布展安排等方面都更成熟了,作品的张力也更饱满。而舞美设计的工作,也让他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开阔, “我一直试图将有雕塑观念的装置与有演员动态表演的场域,还有灯光环境实现统一,形成新的综合作品,这一想法还在努力探索中” 。

  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给人们的精神以强有力的冲击,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陌生,身体的距离近了,但是心理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我每做一件作品前要构思很久,比如在街上溜达,无意进入眼前的人物或风景,可能都会瞬间让我产生兴趣。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呈现出来就会过于平淡,因此我经常从视觉形象、造型、材料等方面思考如何能让它更深刻,更能反映当代人的境遇。 ”柳青希望他的作品给人一种真实,又不那么真实,和生活还是有距离的感觉,观者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人,也能够反观自己。可以说,作品不仅是他对社会的理解,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对于参加第十次全国文代会,柳青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和民族高度的讲话对他触动非常大,作为一名青年美术家,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之重大。 “我想要我的作品有一种力量,可以穿透世俗生活的表层去触摸关于生存的真相。 ”这也许是他对责任和使命的最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