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些孩子。升平小学和清平小学的合唱训练怎么样了?葛仙山小学的闹年锣鼓训练是否顺利? ”病榻上, 78岁的音乐家肖国富(艺名:萧箫)向自己的儿子肖川细细询问着萧箫音乐工作室文艺支教的情况。一个月前,萧箫在成都彭州去世了。2016年1月8日,成都市文艺支教现场会暨彭州试点总结会在彭州濛阳中学举行。文艺支教志愿者肖川在发言中,回忆起自己的父亲。
九尺小学校长向中国文联嘉宾介绍艺术家在该校支教情况
乡村孩子也应享受艺术滋养
肖川说:“我父亲一生从事文艺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做着志愿者的工作,只是当年没有志愿者这一称呼。上世纪80代初,他就为彭州培养出第一批学生,其中佼佼者有张华述、季苹、游玉玲等,上世纪90年代培养出武朝正、熊兵、吕丝雨等学生;退休后又培养过泽旺多吉、雍鉴君。父亲逝世前两天念念不忘工作室的工作,当得知升平小学和清平小学的校合唱队在彭州市教育系统的艺术节比赛中都获奖后,他高兴地笑了,并一再告诉我以后该怎样提高。彭州闹年锣鼓是他最牵挂的一件事,眼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他心痛!当他看到葛仙山小学学生们开始系统学习这一传统技艺时,他欣慰!父亲走了,但萧箫音乐工作室不会消失,它会永远在校园中传承,他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由我们所有志愿者来传承。 ”
肖川提到的这三所学校所在位置均在成都市市辖的“三圈”乡镇,所谓“一圈”“二圈”“三圈”划分,成都市文联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圈层划分,既是一个地理分区,也是一个经济分区概念。大体上讲,成都区位条件好,发展起步早的中心城区是第一圈层。区位条件适宜,发展势头强劲,紧邻中心城区的区县是第二圈层。区位条件相对较差,发展相对滞后的市县为第三圈层。成都市委早已提出‘三圈一体’战略,要圈层融合。 ”
九尺小学刘芸工作室授牌
在“三圈”有两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是卫生院,另一个就是乡村学校了,在成都市统一筹划下,“三圈”的学校新建了清一色的塑胶跑道,设施齐全的校舍,还配有乡村青少年宫,意在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受到艺术的滋养。但由于各种条件的约束,偏远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有“硬件”建设,缺“软件” ,艺术教育尤甚。以彭州为例,彭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黄映辉介绍,彭州市现有乡村学校50所,专职音乐教师83人,专职美术教师81人,其他艺术门类教师几乎没有。这个数字与全彭州市学校总体人数相比,艺术教师占比非常低,平均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课时更少。尽管教育部门多方努力,艺术师资逐年增加,但乡村学校艺术教育力量仍显不足、艺术门类单一,乡村孩子和中心城区孩子相比,享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差着很大一截距离。
2014年至今,成都市文联经过多方尝试探索,希望为“三圈”学校的艺术教育探索一条有效路径,也是这一年,中国文联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开展文艺支教活动,成都市文联成为试点单位,并将文艺支教点选定在“三圈”的大邑县。成都市文联文艺支教项目负责人介绍,首先动员成都市知名艺术家参加支教,一些热心公益的艺术家报了名,但学校也有学校的规定,课时安排时间都要固定,而艺术家也要搞创作,久而久之则不能兼顾。之后成都市文联又走访高校,将毕业实习与支教相结合,三批次30名大学生驻扎在学校进行一个完整学期的艺术教学,由于当地学校师资力量匮乏,对支教老师期望很高,一个学期下来,支教大学生承担着繁重的课程,精力难以支撑,加之大学生面临择岗就业等现实情况,持续下去甚为艰难,如何探索一种更加有效、可持续、充分调动艺术家参与的文艺支教方式,成都市文联将这个题目交给了各个文艺志愿服务团。2015年,经过调研跟踪,成都市文联将支教试点确定在同样是“三圈”的远郊彭州市。从2014年开始,彭州市文联针对孩子的艺术渴望和学校艺术教师缺乏的现状,结合市文联文艺支教要求,创新发起“艺术点燃梦想”活动,他们邀请当地艺术家到学校,针对学校课程安排和艺术家时间进行相对固定的支教,从几名到十几名,美术书法音乐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家和学校确定了支教意向且相对固定,效果渐显,但缺乏规范指导、经费不足等困难也同时存在。
2015年,成都市文联成立项目办,启动“成都市文联2015 - 2016学年文艺支教志愿服务(彭州试点) ”项目,将该项目纳入文艺志愿服务重点工作,同步制定《成都市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 》 ,建议项目明确活动时间、内容、要求和有关激励措施,定期召开协调会,对支教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和通报,鼓励当地文联与教育部门合作,在教育系统内将乡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情况纳入考核。成都市文联负责人说,支教活动应有几大原则,不以文艺志愿活动为名开展任何商业活动、不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不打乱学校正常教学计划,要求志愿者具有相关的艺术门类水准、具有开展青少年艺术教学的能力,能够在一个学年内提供不少于40个学时的志愿服务时间等。文艺志愿者支教还有四项内容:一是为学生提供艺术普及培训;二是在普及培训中发现和选拔艺术苗子,成立文艺小社团并对其进行指导;三是对乡村学校的教师进行艺术指导和培训;四是为艺术特色学校创建进行服务。这些内容是一般的乡村艺术教师难以完成的,而艺术家则可以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将学生、教师、学校的艺术水平全方位加以提升。
同学们展示将国学、川剧招式相结合的川剧广播体操
乡村教师在文艺支教中得到提升
在彭州的支教项目中,有一个重要的支教内容就是要求艺术家们不仅要服务孩子,更要对学校的教师们进行指导,以加强当地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同时,由成都市文联提供专项经费,试点建立以艺术家个人为名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任务为开展艺术教师培训、学生特色艺术社团培训和协助学校创建艺术特色学校。
刘芸工作室就是其中一个。
川籍戏曲家刘芸曾先后获得过首届、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成都市剧协的名誉主席、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她热心公益事业,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只要时间允许,她几乎每次都去,是成都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名家小分队最活跃的一支力量。在文艺支教上,她率先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刘芸在彭州乡镇的隆丰小学、九尺小学制定了川剧进校园系列计划,将她一生挚爱的川剧艺术和孩子们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创新开发出孩子们喜爱的川剧新表达。两年间,为孩子们排演了舞蹈《足球踢出新世界》 、书画表演《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 、舞蹈《绣牡丹》 、川剧选段《小放牛》等十余个节目,其中川剧《包公铡侄》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承展演获二等奖。更为难得的是,她和她的服务团队努力创作,将川剧融入课间广播操,融入“天人合一,胸怀志向,尊师重道,健康成长”国学精神,创作出《少儿川剧课间操》 ,风火轮等川剧经典动作都可以在课间操中看到。原本单一动作的课间操被赋予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孩子们做操的同时记住了传统经典。目前彭州教育部门正式将这个广播操向全市30多所中小学普及推广,广播操的视频也开始广为流传分享。在采访中刘芸说:“从支教中我们感到奉献的快乐,分享了孩子们的欢笑,也深刻领悟到志愿者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同学们向嘉宾展示川剧经典《铡刀》学习成果
在市县联动、规范管理中持续支教
如何发挥艺术家的热量,将文联系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在行业建设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彰显出来,是成都市文联系统共同探索的课题。除邀请知名艺术家以外,在成都文联的统一指导和规划下,彭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着力邀请彭州本土艺术家,目前14个文艺家协会有30余名艺术家报名参加,比如彭州市书协的苏志福、曲协的伍朝正、美协的刘光贤、湔江诗歌学会的郑兴明、天彭牡丹诗书画院的张志成、政协诗书画院的朱代林、川剧协会的钟昭贵、丹城书画院的谢厚星等,有的艺术家虽家在外地但在彭州工作,也参与了彭州市文联的文艺支教活动。彭州市文联副主席黄映辉介绍说:“按照一校一名志愿者的匹配模式,在30所乡村学校实施文艺支教,艺术家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自从艺术家到了学校之后,原本硬件齐备、软件奇缺的乡村青少年宫就真正地‘活’起来了。 ”
笔者了解到,前来参加艺术支教的艺术家,虽不是享誉全国,但在当地均为佼佼者。成都市文联提供的文艺支教经费补贴与市场教学费用相比微乎其微,是什么能支撑他们坚持来给孩子们上课,这恐怕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笔者在采访一名叫朱代林的文艺支教志愿者时获得了答案。朱代林曾是一名战士、一名在军工厂从事工艺设计的技术人员,退休后,在彭州政协诗书画院从事山水画创作。2014年6月,参加文艺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他说:“得知我当选为文艺志愿者要为小朋友们支教的那一刻,我心里既忐忑又激动,忐忑的是我从没有接触过学生,激动的是能将我的艺术创作教给孩子们,那是多么的有趣。我服务的学校是通济蓝天小学,这是一所比较偏远的山区学校,我每周2次往返于学校,为那里的孩子授课。起初,孩子们对国画一点也不了解,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近1年半的学习,孩子们适应了我的教学方式,绘画方面渐渐崭露头角,其中还不乏艺术好苗子。而对于我来说,孩子们亲切地称呼我为‘可爱的朱爷爷’ ,我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引领他们走进中国山水画文化殿堂的可爱老头儿,这份喜悦是我在任何绘画创作中都不曾体会过的。如果说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那么学生就是艺术家艺术生命的传承。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
据成都市文联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文艺志愿者已为彭州30所学校,提供近1064次支教服务,完成2128课时, 5位知名艺术家在条件成熟的10所学校建立了艺术家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室。一年多的实践,在乡村学校美育、德育建设方面起到一定助推作用,形成学校、学生和艺术家三方受益的生动局面,初步探索出成都文艺支教较为有效、可持续的开展模式,同时也构建了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社会实践、采风创作和培训交流的新渠道。
同学们展示将国学、川剧招式相结合的川剧课本剧
让艺术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
2015年7月2日,注定是一个被思文永诚小学铭记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思文永诚小学通过了成都市书法示范学校的验收,成为彭州市唯一一所书法实验学校。思文永诚小学校长郑敏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书法艺术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真有点阳春白雪的意味,但我们懂得只有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收获的同时细数往昔,有太多、太多双手在帮扶着我们,和我们一同前行。 ”
每周五两点,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皑皑寒冬,文艺志愿者贺上栋、高崇斌都准时出现在思文永诚小学的书画培训室里。他们搭乘公交车,有时太匆忙就骑上摩托车几十里走单骑,为学校的书画教育工作流下了辛勤的汗水。思文永诚小学的书法建设还得到了“苏志福工作室” 、黄旭东、曾斌、肖东等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到校对师生进行指导,这让全校师生切实感受到书法的魅力,激发了学习书法的热情,在思文永诚这所乡村学校,教室、走廊随处可见学生们的作品展示,随意问一个孩子是否在学习书法,他也许会将你带到走廊的一幅作品前,骄傲地等着听你的表扬。目前,思文永诚小学的硬笔书法在2015年彭州市第四届艺术节硬笔书法比赛中,有两名同学获得二等奖,有6位同学获得三等奖。申报的彭州市级科研课题《提高山区小学生硬笔书法水平策略的研究》已于2015年5月通过了立项申请,目前正在申请成都市农村学校的专项研究课题。“这背后是文艺支教艺术家们的群体智慧,无私付出,艺术已经在思文这所乡村小学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思文校长郑敏说。
孩子们在林荫草地上表演情景剧节目
虽然在文艺支教活动开始之初,存在文艺志愿者有专业技能无实际教学经验,不了解学生心理、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个别艺术家甚至打退堂鼓,但是大家的坚持换来了累累硕果,接受文艺支教的乡村小学中,支教志愿者们创作指导的《小猴子回家》获全国第六届少儿曲艺大赛表演二等奖、小品《香蕉皮》获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表演二等奖和作品创作奖、川剧《滚灯》获“成都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成果年度展示”一等奖、思文永诚小学的学生书画作品分获海峡两岸少儿绘画大赛二等奖和首届“国兴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优秀奖等。与此同时,这些乡村学校的文艺品牌也得到了扶持与提升,三所小学获四川省级“曲艺特色学校”称号,五所学校获成都市级“曲艺特色学校”称号;通过文艺支教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也有了收获,在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决赛中,文艺支教志愿者武朝正创作的曲艺小品《香蕉皮》荣获作品创作奖和园丁奖。
2016年1月8日,成都市文联在文艺支教现场会暨彭州试点总结会上,向全市正式推广彭州文艺支教项目,鼓励更多区市县特别是“三圈”文联发挥职能作用,引导当地文艺家参与社会服务,参与到提升乡村孩子艺术教育及素质提升这项有意义的事业当中。笔者随当地组织方走访了九尺小学、清平中学、濛阳中学,孩子们个个精神焕发,从他们的眼睛里似乎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有笑容、有自信、还有一份充实。看孩子们在林荫草地上表演话剧节目、演唱歌曲,在场的每一位都深深被他们感染,在艺术家的指导下,熊猫、小猴子、大狗熊……这些小动物都被孩子们演绎得活灵活现,因为艺术的滋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多彩、绚烂。
正如思文永诚小学校长郑敏所说:“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相信,只要沿着这条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孩子们心里的艺术之光必将闪耀更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