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道路的成功
作者:张维为  来源:中国艺术报

  欧洲历史上,不同宗教之间,不同教派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上千年,留下了很多阴影。在中国,印度的佛教传入后逐步与中国的儒学、道教互相渗透,互相综合,最终形成了儒、道、释“三合一”中国传统。长于综合,长于借鉴别人的有益经验,应该是中国文化中最大的“比较优势” 。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基因文化” ,“古代华夏文明的内吸式壮大过程,使它具有特别突出的宽容精神和强大的包容、吸收与变通能力” 。这种基于“多基因文化”的“包容、吸收与变通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创新能力” 。它也体现在中国人特殊的学习能力上。从“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到“三人行必有我师” ,从“谦受益,满招损”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陈言务去”到“学如蝉蜕” ,从“推陈出新”到“独辟蹊径”等都反映了这种传统。

  历史上,我们从世界不同文明中汲取养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借鉴了国外大量经验,包括苏联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选择地学习了美国在金融领域内的经验,日本、德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以色列在农业方面的经验,新加坡在开发区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经验,等等。但总体上看,我们没有简单地照搬外部的经验,而是综合了别人的经验,并根据中国的民情国情进行借鉴甚至创新。

  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说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日本人近代史上提倡的是“和魂洋才” ,都有其道理。毛泽东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意思是:中华民族复兴是“本” ,其它都是“用” ,我们对古今中外的一切借鉴,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今天的中国。我们应该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从外部世界汲取智慧,让这一切为我所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用” ,这也应该是我们综合创新的真正要义。

(张维为 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