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苏州弹词《牵手》:
弦乐声声错杂弹情系百姓心中事
作者:陈世海  来源:中国艺术报

  11月2日,作为第五届国际幽默艺术周的组成部分,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原创中篇苏州弹词《牵手》专场亮相张家港长春园书场。

  《牵手》取材于该市凤凰镇村民、孝老爱亲“中国好人”陈利芳的真实事迹,真实地展现了主人公在遭遇病患与灾变后,从绝望到坚强的心路历程。全书分为“惊变” 、“劝妻” 、“奇迹”三回,将对艺术性的不懈追求贯穿始终,竭力在表演性、文学性与音乐性等方面谋求尽善尽美。表演深谙中华传统美学精髓、讲究“说、噱、弹、唱” ,追求“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喧,低而不闪”“急而不湍,新而不窜”的艺术境界,每一回演员都竭尽全力,说表弹唱精气神十足,将主人公在不同年龄段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状态描摹得活灵活现,实现说白与演唱张弛有度,角色与唱腔相得益彰;在文本上追求精雕细琢,用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保持着传统唱词精炼流畅的特色,方言俚语、衬词叹词的运用充满吴地风韵,并化用了古诗文的顶针手法,颇具古风古韵;在音乐上强调主旋律的回环往复,通过琵琶、三弦和中阮的巧妙配合,将人声的感染力发挥至极,并将流行歌曲《牵手》的旋律化用于传统弹词的配乐中,让不同欣赏层次的听众都能得到共鸣。值得一提的是,三回书之间书台调整及演员上下场时,都用《牵手》作为背景音乐,避免了书场冷场,可谓苏州评弹表演的一次创新。

  梅花香自苦寒来,精品力作的打造过程繁复而艰辛。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原本只是想创作一部评弹小组唱, 2014年初,当曲本作者接触到陈利芳事迹时,顿时被其打动,通过进一步搜集资料、实地走访主人公原型及周围村民,“一不小心”便写就了一部中篇弹词。由于情真意切、水到渠成,初稿撰写仅花了一个星期。在漫长的修改与二度创作过程中,传承中心的每位演员都极为珍视这部作品,纷纷毫无保留地建言献策。多位著名评弹艺术家纷纷上阵,邢晏春先生创作唱词、邢晏芝先生根据演员的自身条件和演唱特长设计唱腔、周希明先生进行艺术指导、江肇焜先生提出修改意见,众位名家携手,对故事情节衔接、唱腔唱法气韵进行了无数次的打磨与优化。

  慢工出细活,一直到2015年9月1日,中篇苏州弹词《牵手》才在主人公原型所在地凤凰镇金谷村与听众首度见面,并拉开了为期半个月的全市巡演序幕。10月22日至25日,为了备战第六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在无锡、常州、常熟、江阴四地书场进行赛前巡演。20场巡演场场满座、掌声连连,台下台上热烈互动,很多观众都听得热泪盈眶。每场巡演结束后,都请专家、同行座谈“挑刺” ,对每句腔、每个字反复琢磨,对每位演员的服装、化妆、发型都认真打造。

  这部新编弹词作品,扎根于传统艺术、表现着群众的喜乐,张家港市的评弹演员们如同打磨艺术世界中的璞玉一般,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求无止境。终有一天,进一步完善后的这部作品将以其真挚动人的光辉,在更大的舞台上,打动千千万万的听众。

  (陈世海)

王智雄、殷琴、戴芳表演第一回“惊变”

陆嘉乐、叶桦表演第二回“劝妻”

王智雄、陈美东、季静娟表演第三回“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