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呼唤  伟大的作品
作者:范国珍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代的呼唤 伟大的作品

范国珍(中共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农工委书记)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高潮即将来临之际,在电视剧《太行山上》央视热播之时,作为出品方代表,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 《太行山上》播出以来,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收视率不断攀升,稳居全国卫视电视剧播出前三名,网上好评如潮,包括一些很少观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青年学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在我们邯郸,更是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可以说,该剧的播出效果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八路军129师官兵为了民族独立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历史一直在感动着我们,他们那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129师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我们邯郸宣传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呈献给广大观众,让全国人民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作品。电视剧《太行山上》从剧本创作到拍摄播出的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要有宏大的叙事,壮观的场面,更重要的是,要传播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给人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细细品味《太行山上》很多细节,都说明了太行山不仅是一座革命的山,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精神、战斗智慧和为民意识的见证。在这方面,电视剧《太行山上》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本剧是以教科书式的表达描绘129师抗战的画卷。邯郸作为华北重要的敌后主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创作该剧提供了厚重的历史素材。在时间跨度上,该剧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揭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显示了全面抗战、全民抗战、持久抗战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全过程。在内容结构上,该剧呈现给观众的是,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八路军129师在太行山一带,组织群众团体和武装,与日军进行殊死斗争,如首战阳明堡、出击神头岭、再战响堂铺、伏击香城固等著名的战斗战役,击破日军对根据地实行分割封锁的“囚笼”政策,粉碎日军“扫荡”等历史场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八路军129师在邯郸战斗生活达6年之久,缔造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作为一部完整反映刘邓大军光辉历史的电视剧, 《太行山上》填补了这段抗战史空白,堪称八路军129师抗日征战历程的教科书。

  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彰显共产党人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电视剧《太行山上》生动展现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改编工农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立即奔赴太行山区,与日寇展开浴血奋战,有力地配合支持了正面战场,如陈锡联指挥阳明堡战斗,一举摧毁日军飞机场,支持了忻口战役;七亘村两次设伏,打击日军的辎重队,解救了娘子关被日军包围的国军部队。在战略战术上,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领导太行军民,将大无畏的精神与灵活机动的战术相结合,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有效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日军,人民抗日武装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坚持抗战的主力军,广阔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在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129师,创建了面积最大、最为巩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一整套抗日民主的方针政策,通过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办运动会等,加强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建成了游击战争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这些在电视剧《太行山上》剧情中都有反映。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剧还突显了共产党人官兵一视同仁的优秀品格,比如,政委邓小平在赴任途中与战士轮番骑马,师长刘伯承打饭时自觉排队等生活细节,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要渡过“险滩” 、啃下“硬骨头”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当年八路军129师官兵、兵民之间的优良传统。

  以鱼水相依的深情阐释人民战争的真谛。毛泽东主席在抗战即将胜利时曾感慨题词,“兵民是胜利之本” 。剧中刘邓在离开太行山时,有这么一段精彩对话,邓小平跟刘伯承说:“舍不得离开太行山了吧,从1938年到今天,我们在太行山生活了八年,三千多天,要是没有这里人民的厚爱,莫说八年,就是三十天也待不下去。 ”刘伯承深情地说:“我们共产党离开了人民将一事无成。要告诉我们的子孙,千万不能忘记太行山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我们共产党、八路军,也是我刘伯承的衣食父母。 ”电视剧《太行山上》始终突出人民战争思想,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军民鱼水情。从军队角度看,该剧真实地记录了八路军129师依托太行、发动群众,一方面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一方面发展经济,并组织群众开展抗旱、灭蝗、生产自救,迫使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历史。从人民角度看,广大群众盼自己的军队,爱护自己的军队,为战争无私奉献,援助军队后勤、兵员,提供情报,掩护伤病员,甚至直接参战。正如电视剧主题曲唱道:“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今中外再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像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那样,是在典型的军民一体、无法分割的过程中保家卫国的。70年过去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没有变,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没有变。因此,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完全可以拿这部电视剧作为鲜活教材,学习领悟其中的“民本”思想和理念。

  以燕赵豪气的担当凝聚推动发展的力量。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为了让观众感知历史,牢记历史,并从中感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该剧剧情推进有序,跌宕起伏,大场景与小细节有机融合,极富艺术感染力。在人物塑造上,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充实饱满,熠熠生辉,既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也塑造了李达、陈赓、徐向前、陈锡联、陈再道、宋任穷等英雄将军的群体形象,还刻画了一批普通人物的英雄形象,如率先冲锋而牺牲的772团团长叶成焕,筹粮时掩护群众转移遇袭牺牲的王根英,为保护受伤战士不暴露而捂死哭泣孩子的李才清等,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英雄人物,印证了“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古颂。

  以精益求精的坚守打造一流水准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电视剧《太行山上》的成功创拍与播出,是邯郸文艺精品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跨越,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为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指明了方向、指引了道路。从2012年筹拍,到2013年开机, 2015年播出,经过了剧本多次修改、论证,项目立项、审查等多个环节。拍摄过程中,剧组沿着当年129师战斗生活过的历史遗迹取景拍摄,后期经过几轮审片修改,才形成了目前播出的电视剧《太行山上》 。该剧的成功播出以及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得益于我们瞄准高端、聘请高手,如聘请曾创作《长征》 《解放》《开国领袖毛泽东》等作品,有红色革命历史剧首席编剧之称的王朝柱老师担任总编剧,曾成功导演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的李伟担任总导演,逄先知、李准、王兆海、仲呈祥、李硕儒等领导专家担任顾问,唐国强、刘劲、王伍福、张再新、杨俊勇等为主要演员,这是该剧能够打出去、打得响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