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学员在草场地CIPA画廊观看著名摄影家哈里·卡拉汉原作收藏展

学员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观看“动态之再:B 3 +BEIJING动态影像展”

学员就策展实践作业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员驻足观看影展,就策展主题、展陈形式、后续传播等进行思考

在学员讲坛环节,学员就自身策展实践案例分享经验,分析成败

通过手机召开班会、拍摄课件、考勤打卡、分享体会等,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主题设置立意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策展人被誉为视觉艺术领域的幕后灵魂,扮演着二次创作与推动文艺作品走出去的重要角色。

  自20世纪80年代“策展人”概念进入中国、尤其是21世纪以来,艺术类策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策展人”队伍中鱼龙混杂的现象较为严重,对策展人进行职业规范、专业提升式培训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一个将策展人概念引入中国台湾和大陆、并在多个重要国际展览中策展的著名策展人陆蓉之说:“中国文联培训策展人时机正好合适,策展人这个行业需要好好规范、好好培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策展人在一个行业里头起着杠杆的作用,中华文化要走出去,策展人的作用不可小觑。 ”

  导师课程权威性高

  为进一步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办好此次研修班,研修院专门成立了策展人课题组。课题组经向包括中国、美国、法国和瑞士等国家的76位策展人充分调研,不仅将策展人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还依据国际通用的胜任能力模型路径,研究梳理出策展人胜任能力的四个方面,即学术水准、策划能力、执行能力和传播能力,共同构成了策展人胜任能力的倒金字塔模型,并据此研发课程模块。

  整个研修班课程分为三个模块,一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和跨文化传播,二是策展经验和能力培养,三是现场教学和策展实践。不仅有我国策展领域一线的、最顶尖的国际策展人担纲导师、传经送宝,还安排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各类机构的馆长、艺术总监、策展人与学员面对面交流;不仅从理论上诠释了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路径,还以大量海外策展的实际案例逐一分析成败得失;不仅有专家在课上讲授知识和经验、在课下微信群答疑解惑推动教学相长,还通过“学员讲坛”实现零距离探讨,促进学学相长;不仅全身心“学” ,还通过策展作业让学员学习期间动手“做” 。

  在培训效果调研中,学员对导师的平均满意度为96 . 9 %。学员张剑锋(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说:“经过12天的培训研修,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学习了策展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同时,也收获了同学间的友谊! ”学员董钧(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主任)说:“我本来是来放松和休息的,没想到这个班的导师相当专业、学员服务相当到位,最终,我收获了知识和经验。 ”学员黄礼攸(湖南力美术馆馆长)说:“这个班办得相当专业,课程安排很充实,策展作业出得也很专业和学术。 ”

  充分运用新媒体

  策展一期充分地运用了包括文艺研修院新媒体学习平台在内的多种新媒体平台,以创新模式、提高效率、方便学员。在培训还没有开始前,先在微信群中开了全体学员班会和班委会,让大家在未出发前先明确学习任务和课程安排。在培训期间,除了每天在文艺研修院微信平台及时、高效地推送稿件之外,还充分利用App形式对学员做了培训需求、效果调研和海外策展调研等,方便学员填写,快捷统计数据。为方便学员考勤和学习心得交流,每天的微信群打卡信息量丰富。为拓展和优化学习效果,晚间邀请当日授课导师在微信群为学员答疑,得到了学员的交口称赞。结业后,项目组用学习期间照片和文字在初页App上精心制作了在线影展。学员朱芹勤(中国民协《缤纷》杂志主编)说:“送走同学,回到办公室处理堆成小山的事务。还是忍不住点开我们的群,看到那个有着所有同学照片的初页App,感动得泪流。耳边就响起: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