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振兴需“故事”与“歌舞”并重
作者:于海阔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歌舞”和“故事”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如能将两者高度融合,在欣赏“歌舞”的同时又欣赏了“故事” ,无疑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越剧《柳永》剧照  本报记者  张成  摄

  当前的戏曲创新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故事” ,轻“歌舞” 。主创人员在讲述故事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表现方式的创新上却进展不大,难以满足广大观众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歌舞”不同于普通意义的歌舞。中国戏曲是“唱念做打”的结合体,“唱、念”为歌,“做、打”为舞,“歌舞”作为“故事”的载体,也是戏曲的主要特征。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一部中国戏曲发展史就是歌舞手段不断综合化、戏剧化的过程。无论出于娱乐还是教化之目的,都离不开“歌舞”这一表现方式。既然是“歌舞演故事” ,那么观众主要欣赏的是“歌舞”还是“故事” ?

  “歌舞”和“故事”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如能将两者高度融合,在欣赏“歌舞”的同时又欣赏了“故事” ,无疑是最为理想的状态。然而现实的观赏体验中,观众一般还是有所侧重的。首次观看不太熟悉的剧目时,观众一般会对故事情节更为重视。台上“歌舞演故事” ,台下观众最关心的是:这出戏演的是什么内容?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冲突的起因和结果如何?如对情节一知半解,看戏也就成了“看热闹” ,观赏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当然,有些剧目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并且不同剧种和剧作家的叙事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即使是大家都熟知的故事对观众也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某个剧目观看次数多了以后,观众的注意力自然就会转移到“歌舞”表演上来。

  在对故事情节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观众主要以欣赏“歌舞”为主,所谓听的是那个“味儿” ,看的是那个“劲儿” ,欣赏的是那个“韵儿” 。既然情节已经很清楚了,故事结果早已不存在任何悬念,戏迷们为何对经典剧目百看不厌?吸引观众的显然已不再是故事本身,而是优美的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 《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可谓脍炙人口,然而“别姬”时的“歌舞”却令戏迷魂系梦牵。有些剧目故事简单,矛盾冲突不多,但由于“歌舞”精彩,塑造的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鲜活生动,也深受戏迷喜爱,京剧《女起解》和《王宝钏》就是典型例子。观众喊好大多出于对演员“歌舞”表演的赞赏和肯定,同一剧目可以一遍遍地重复欣赏,戏迷也不会嫌它的节奏慢,因为喜欢的是“歌舞”而不是故事。

  当然,实际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很多情况下,戏班被请来参加某种集会活动,几乎完全是为了增加热闹的气氛,演的多为著名剧目,剧情早已为观众熟知。戏迷们看戏有时专门为看某位名角,无论是什么剧目,只要有偶像出场就会来观看,已不太在乎他唱的是什么了,这和影视界的“追星”相似。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折子戏。作为剧目的精彩片断,折子戏故事情节相对独立,但对反复观看的观众来说,折子戏却像一首较长的叙事歌曲,而多个折子戏一起演出就带有些“演唱会”的性质了。

  如果从戏曲内部来说,造成戏曲衰亡的原因主要在“故事”上还是“歌舞”上?长期以来很多人相信问题出在“故事”上。常见的说法包括:题材太陈旧、历史故事太多、主题思想落后于时代等等。于是清末民初至今,在戏曲界的努力下,大量时装戏、现代戏被编排出来,其中不乏精品之作。应该肯定的是,很多新戏的剧本创作是成功的,故事情节令人感动,有的甚至催人泪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优秀的作品大多只是轰动一时,未能广为传唱。许多新戏虽然故事吸引人,但观众看了一两遍后就失去了初见时的新鲜感。当悬念被解开,一切都真相大白之后,观众往往就不愿一看再看了。豫剧《花木兰》 、黄梅戏《天仙配》 、越剧《梁祝》 、京剧《四郎探母》等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长演不衰,具有历史的穿透力,除了故事编排得精彩外,主要应归功于“歌舞”的魅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歌舞”就是戏曲艺术的灵魂。

  如果单论讲故事的话,以语言作为主要手段的话剧、电影、电视剧比“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更为擅长,相同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也更大。即使是历史题材的故事,戏曲同话剧、影视剧相比也并不占优势。如果只是想看故事,很多人恐怕不会首选戏曲。例如:有些年轻人上网看流行美剧时,为了快速知道故事情节甚至要以三倍的速度快进播放;而在这个处处“提速”的时代里,通过节奏缓慢的戏曲看故事对多数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极为考验耐心的事情了。

  戏曲如果像影视、话剧一样,只为观众奉献一个故事,也就失去了它的流行性。过去的戏曲精品不光让人爱听爱看,还能让人爱学、爱唱甚至爱演,戏曲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流行歌曲的角色。诚如康保成所说:“元明清时代戏曲为什么繁荣?在许多原因中有一条是很重要的,就是戏曲所唱的‘曲’ ,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在受欢迎的流行音乐中插进说白、用角色表演故事,那还不更受欢迎?现在的戏曲和流行音乐完全脱节,唱的曲只有少数人欣赏,不衰落才怪。 ”戏迷兴致高时可以在不化妆、无道具的情况下清唱一段。这一点本来是戏曲比影视和话剧更占优势的地方,然而现在由于重“故事” 、轻“歌舞” ,反倒变成劣势了。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说:“戏曲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艺术。 ”如果过多强调“演故事” ,一切为剧情服务,过多强调文学形象、美术形象,那么音乐形象、舞蹈形象可能就会显得苍白和单薄。可见,“歌舞”表现形式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是观众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戏曲艺人常说: “剧本乃一剧之本。 ”这话虽有道理,但不能据此认为只要故事情节好就足以构成一部久演不衰、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了。单纯在“故事”上面下功夫还远远不够,因为一旦观众无法接受某个风格的“歌舞” ,就容易放弃对剧情的关注。21世纪的今天,要想振兴戏曲,就必须在表现形式上实现突破创新,加大对“歌舞” (唱、念、做、打)的创作和研究力度,固守陈规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真正遵循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才能使戏曲艺术更加适应新时期观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