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文艺评论的精品意识
郭运德(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随着报纸大幅度扩版和学术类刊物的渐次增加,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的风行,文艺评论的阵地的确不能算少,但是,振聋发聩的、能引起业界和社会争相议论的力作确实是不多。提高质量,扭转颓势,必须强化文艺评论的精品意识。
首先需要增强理论自觉,努力提升文艺批评的理论含量。理论的贫困与缺失,是导致批评形同无根浮萍的重要诱因。文艺作品的优劣、创作现象的得失离不开专业的贮备和价值的判断,文艺思潮的剖析、艺术规律的把握更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理论的深度决定评论的高度。文艺评论从业者只有把理论的热情当作终身的理性自觉,打造坚实而全面的理论功底,才能培育出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及时捕捉文艺发展新动向;才能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灵活调整研究视阈,不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才能以专门家的远见卓识,高屋建瓴地搭建起艺术家与受众的沟通平台,推动创作的进步与鉴赏力的提升;才能把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文艺发展的本质,还文艺批评以深刻发现和大胆建构的勇气与职能。
其次要有真切深入文艺实践的一腔诚意和精心研读文本的刻苦精神。批评大家们对于所处时代的作者与作品、创作现象和艺术思潮梳理辨析、归纳总结的巨大成功,源于他们对文艺现状的稔熟与透彻把握。如果评论家在不熟悉创作、不研究文本、不考察文艺现象的情况下胡涂乱抹、率性而为,批评文章一味地凌空蹈虚、自说自话,那才真是批评的末路。信息时代需要一批热爱文艺事业、富有牺牲精神的评论工作者,需要他们深入文艺实践,从文本出发,从现象出发,从大量占有的文艺资料和案例出发,把个人专业的学术深度与批评需要的学科广度结合起来,把重点文本的精细研读与一般性广泛浏览结合起来,批评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我们才能真正重塑批评的公信力,重塑批评写作的尊严!
再者需要求真向善的思想境界和不随流俗的理论个性。批评源自创作,但不是创作的附庸。批评是艺术的再创造,是创作的延伸与接续,是作品的价值与意境的深入发现与科学诠释。文坛需要旗帜鲜明、毫不遮掩、直陈时弊的批评。锋芒毕露的批评可能因言得咎,但对创作和文艺发展有益。反过来,敢于直言也不是一味地“酷评” ,任何尖锐的批评都应该视之为“充满同情的理解”和“充满敬意的批判” ,都应该受到世人应有的尊重。有了这种求真向善的科学态度,让独创的个性化表达取代庸俗的无原则的隔靴搔痒式的批评,那些无聊的吹捧和恶意的挞伐自然得到遏制,追求真善美的声音必然大行其道,真正关乎文艺痛痒、有深邃见地和学术建树的优质批评就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