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文艺评论的中国标准
李准(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有一些评论家把西方现代理论都视为金科玉律,一谈中国电影就要以好莱坞模式和美国的类型片作为样板,一谈电视剧就要求向美剧和韩剧看齐,一谈文学评论就要搬出美国标准、法国标准、英国标准以及瑞典标准,唯独不谈中国标准是什么。一个本来无人理睬的作品只要得了一个西方国家的奖,立刻就有铺天盖地的追捧,其主创也被冠以大师的头衔。另一种主张是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取代我国主流价值观作为文艺评论最高衡量尺度,有些评论家说得很明白,只有指向西方某些评论家所说的“普世价值”追求的作品才是最有深度的作品,否则就是落后于潮流的,就没有资格走向世界,这两种主张的实质就是一个,就是中国的文艺评论必须以西方的评论标准为最高标准。这两种主张都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现代西方哲学理论和文化理论中当然包含着人类文明的新成果,许多都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但借鉴不是照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足于我国的文艺实践,高扬起自己的主体意识去消化吸收有用的东西,充实我们自己的评论尺度。中国作品在国际上获奖一般说来当然是好事,因为它扩大了中国文艺在世界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西方获奖的作品就一定代表了我国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更不意味着西方的评奖标准应该成为我国文艺评论和评奖的最高标准。
“普世价值”只能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不同信仰人群的不同理解和选择表达出来,它在人类行动中的实际表现是历史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世界上、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的现成尺度放在那里供人们使用,只要人们认真看一下某些西方国家的政要和理论家们对待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平等与种族的关系等问题在态度上如何自相矛盾,就很容易发现他们的“普世价值”理论是多么的虚伪和破绽百出,我国有些评论家主张用“普世价值”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禁不住认真分析的。
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文艺评论上就要树立和发展中国标准,在新的形势下,轻视借鉴外国文化成果的教训不能重复,闭关锁国的道路更不能走,用西方现代理论观点挑战中国标准在文艺评论中主导权的现象不可怕,只要正确应对挑战就能为中国标准及其主导地位增强新的生命力。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的世界中去发现新的命题,做出新的论断,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引的文艺评论中的中国标准做大做强,靠自身崭新的文艺魅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