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与中华文化根基
邵大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观赏者一般水平去迎合他们的趣味,而要在一定的层次和高度吸引他们,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受到或多或少、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审美上有所提高。例如欣赏画,一般人以画面上描写的与客观事物是否酷似、逼真为标准,画家如迎合一般人的欣赏水平,表面上是满足了大众的审美习惯,实际上是违背了大众欣赏艺术的目的——提高情趣与修养。又如,自然界中的真山水和好的山水画,哪个更美?历史上有不懂艺术的人把自然界的景色称为“真画” ,而把山水画称为“假山水” ,针对这种理论,明代董其昌说:“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 ”黄宾虹说,山水画之所以比真山水更美,因为有人工的剪裁。笔墨也好,剪裁加工也好,都是艺术家主观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创造。齐白石说:“太似媚俗,不似欺人。 ”媚俗、欺人,说的都是艺术家对社会大众的态度。王朝闻在艺术如何服务大众的问题上,有过精辟的论述:“适应为了征服。 ”所谓适应,就是艺术家的创作要顾及观赏者的欣赏水平,使其易于接受,但又不是迎合他们的喜好,而要达到“征服”的目的。所谓“征服” ,是指艺术作品要在观众欣赏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以感情的影响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提高他们的修养。有人常常以高雅艺术群众看不懂为由,将其拒之于门外。他们以为老百姓就只能欣赏那些通俗易懂的作品,不知道高雅艺术让人们接受有个过程,从不懂到逐渐懂,从生疏、敬畏到爱好。让人们对高雅艺术从敬畏到愿意亲近,让通俗艺术在保持其形式生动活泼的基础上,不停留在原有水平,而更有时代特色和更气象万千,都是我们批评家应该做的工作。总之,艺术创作和评论要走在群众的前面,要起引导作用。
我们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要注意中国传统学术和文艺的特点,多学习、多研究,尽可能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隔阂,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修养,并引导艺术实践家更清晰地认识本门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的相互关系,从而更自觉、有效地继承与创新。由于中国传统文艺有“通体性”的特征,它要求从事各文艺门类的评论家要有广泛的修养,尽量多涉及与之有关的文艺门类。批评家没有全面的传统文化修养,对作品的评论易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