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洁齐显过清明
栏目:说节
作者:施立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清明,在我国节日岁时中,是具有双重意义的一天。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是个重要的节气;由于春社、双蝶节、踏青节、西王母蟠桃会、上巳及寒食诸节风俗的融入,清明又由天文节气演化为一个习俗较多且富有情趣的人文节日。

  人说三月清明共五天节日,初一为双蝶节,纪念为追求爱情而化为双飞蝴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祈求美好的婚姻。梁祝文化之于东北,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最具代表性的是走进了东北传统地方戏二人转,其中唱道:“走过一崖又一崖/几个樵夫正砍柴/他为何人把柴砍/你送何人下山来。 ”“走过一崖又一崖/见几个樵夫正砍柴/他为妻子把柴砍/我送贤弟下山来。 ”“走过一洼又一洼/只见蜜蜂在采花川、弟好比花一朵/梁兄你该比作啥? ”“你我本是兄弟俩/不该比作蜂和花。 ”“走过一梁又一梁/兄弟二人进庙堂/堂上供着月下老/手拿红线喜洋洋/你我快把月老拜/红线一系配成双。 ”“你我本是兄弟俩/怎用红线配成双? ”“走过一村又一村/桃红柳绿景色新/看人家男耕女织多欢乐/你我夫唱妇随度光阴。 ”“走过一村又一村/桃红柳绿景色新/看人家男耕女织多欢乐/咱兄弟读书上进要安心。 ”“走过一河又一河,河上飘来一对鹅/你看那公鹅啾着母鹅乐/笑你是只呆头鹅。 ”“走过一塘又一塘/映日荷花绿叶妆/一男一女来照影/并蒂莲花成对双。 ”“走过一塘又一塘,映日花绿叶妆/你我本是兄弟俩/并蒂莲花正芬芳。 ”扎根落户东北的江南梁祝,活脱脱成了东北人。无论他们的生活习俗,心理习惯,语言风格都体现了东北人的性格特征。即雄奇自有其优美所附丽,粗犷自有其细腻所支撑,豪放自有其婉转所沟通,雄而不失其秀,雄中含秀,这正是东北文化的精义所在。

  初二为踏青节。清明时节,自然界一派勃勃生机。“草色遥看近却无”,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游子寻春,清明节古称踏青节,或称踏青草,古人谓之“青履” 。

  《淮南子》称:“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 ”《周礼》说“: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令男女自由约会,甚至私奔变合也不必禁止,郑玄认为,这是“重天时,权许之也”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溱洧》篇就有当时郑国的男男女女相聚溱河洧河之滨,互赠鲜花,游春踏青,谈情说爱的描写:“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唐宋之时,已见清明游春之盛,人们邀上亲朋好友,到郊外草地上徜徉,欣赏花红柳绿的自然美景,呼吸新鲜空气,进行日光沐浴,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官家携带娇妻宠妾,草地湖畔美女如云。于是便有许多清明踏青时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就记载了清明踏青,男情女恋,而让唐代风流倜傥的诗人崔护惆怅终生的故事。春日踏青,既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乐趣,也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热闹,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则栩栩如生地记载了春日郊游的非常景象: “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门,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内,“歌儿舞女,遍布园亭,抵暮而归。 ”宋代画家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家喻户晓的东北二人转《杨八姐游春》都是讲踏青游春中发生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把上巳节定在三月初三了。同时人们又引水环曲成渠,谓之曲水,即将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面,任其漂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此谓“流觞” 。庾信诗作《春赋》道: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贴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古人称上巳节祈祷幸福,祓除不祥为“修禊” 。最著名的当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修禊的故事。明清以后此节逐渐演变为春游节,有“寻春直须三月三”之诗。是日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春及举行歌会等节日活动。此节传到东北,已迥然不同。在《吉林纪事诗》中说: “上巳日,城北吉林城,玄天岭真武庙会,演剧报赛。是日三皇仙人会,城乡瞽者,均往祭神。 ”玄天岭岭巅砖壁高丈余,宽八、九尺,中嵌白石象坎卦,以镇城中火灾。 ”很明显,上巳日演戏,也是为了“祓除不祥”即为“镇压火患。 ”

  初四为寒食节,传说为纪念介之推,又称禁烟节,冷节。其实,禁止烟火的寒食节,并不源自介之推,而同清明节一样,也是源自天文。据《周礼》载: “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按《周礼·月令》 ,主管春季的是木德之帝大皞,木行之神句芒,这一帝一神皆属木,皆惧火,而春天东方的苍龙七宿升起,七宿中的心宿,即为大火星,按阴阳五行生克关系,春天最易起火,所以《周礼》中有遍街摇木铎而禁火的风俗,恐怕这才是寒食禁烟火的真正原因。

  初五为清明节, 《淮南子·天文篇》载: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明,是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

  清明节衍生于春秋,定型于唐,盛行于宋,一直传续至今。唐明皇开元二十年(732)宣布一道圣旨“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 。从此废止了其他时节的上坟习俗。寒食、清明统称为拜扫节日。清人沈承瑞有一首诗,描绘清明: “果然天气是清明,最好东郊试与行。红日一鞭遥指处,江流残雪抱荒城。 ”清明是祭扫祖坟,慎终追远的祭日。

  清明亦称插柳节,除传统的上坟祭祖风俗外,最重要的习俗是崇嫩尚柳,一为插柳,一为簪柳。人们很早就有植树意识,据吉林《梨树县志》记载:“清明日,谓鬼节……后改为植树节,人咸就隙地栽树” 。 《奉天通志》载: “清明,插柳门首,小儿女皆折嫩柳,曲作连环簪头上,名曰柳树狗。 ”是日,家家藏柳,户外植柳,妇女头上簪柳,男人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俗称柳哨),墓前插柳或挂柳钱(五彩纸条如幡) ,以柳为崇拜的图腾。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彩云翘。 ”清明柳,袅袅嫩嫩,把清明打扮得清清明明,生机蓬发。

  清明正值阳春三月,花红柳绿,惠风和畅,放风筝是极富特色的游艺活动。风鸢放出万人看时,春风由下往上吹,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古时将放风筝视为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风筝传至今天,这层意思已经淡化,变成了一项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

  又是清明,又见清明,清明如诗如画。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诸多古俗新风伴蝶飞莺啼,翩翩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