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轶事》
栏目:重看电影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学生轶事》北京电影制片厂1987年  导演:杜民  主演:智一桐、迟蓬、梁天等

   影片给出的两句宣传词,值得玩味,“报国无门,青年唯借酒浇愁;呼吁有人,学子得立命之所” ,由此展开了一个有关“文凭神话”破灭的故事。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个由于计划经济、统一分配而屏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在渐渐显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对各种资源的控制开始放松,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自主权在扩大,合资企业和刚刚萌发的私有经济则享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用人自主权,政府机关在逐渐试行公务员制度,相反的是,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在增加,而政府手中掌控的可以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职位没有增加、甚至在萎缩,所以文凭带来的就业幻象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渐渐褪色。

  《大学生轶事》写的是华夏大学的300多名毕业生,毕业一年,仍然没有找到工作,这些大学毕业生只能靠卖冰棍、蒸包子、替人写状子等零工散活来谋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没有破灭,对社会的热情仍然高涨,正像残疾学生小陈表达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活,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算不得好汉!

  华夏大学毕业即失业的这些大学生的“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感染了一个来访的记者,她决心反映青年大学生的待业(失业)问题,帮助他们早日实现报国之梦。记者在当地反映问题,但是被当地政府以计划、指标等借口给推托,而且还给她买好机票,礼送回京。大学生仍然在待业。女记者回到北京,对大学毕业生的前途仍然关切在心,她将情况写成了内参向上汇报。上级了解了情况之后,责成该市解决问题。该市领导对此事消极应付, 300多名82届毕业生只给了27个自然减员指标,这些岗位不仅专业不对口,还在选拔毕业生的时候给予刁难。此种情况下,学生们有梦破之虞,他们被激怒了,他们决定不再忍受、不再等待,他们写好了请愿信,准备游行。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老校长赶到,制止学生的过火行动,批评大家游行示威是“文革”的闹法,大学生年轻气盛,应该有激情,但是激情应该用在庆祝中华民族的振兴与腾飞上面,而不是向政府施加压力。大家一起忆起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冠时,大学生们是如何的游行、狂欢,老校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大学生们决定取消游行,转派两名代表去北京向中央领导理性反映情况。在北京,国务院负责同志接见了学生代表,新华社《经济参考》刊登了华夏大学毕业生集体待聘的广告,很快,华夏大学变成了人才交流市场,待业了整整一年的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去圆他们的报国之梦。

  这部《大学生轶事》在其出品的年代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但这是八十年代少有的一个以悲观的叙事基调展现八十年代大学生、八十年代青年生活的影片。今天看来,这个影片的价值也应该重新发现,影片宣告,实用主义意义上的“知识神话”破产,有知识不一定就有力量,不仅知识分子的命运面临着挑战,知识的前景在时代突变的关头也面临着考验,大学生的人生前景从此也不再是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