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长征使我受益无穷
——记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王庭科
长征研究专家、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王庭科在长征研究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著的《红军长征研究》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系统研究红军长征的史学专著。他著的《走自己的路——中共党史论文集》等被国内很多大学历史院系作为必读教材或教学辅助参考资料。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王庭科教授愉快地接受了笔者采访,介绍了自己鲜为人知的长征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
30年前开始研究长征
“我的长征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庭科教授首先向笔者谈到了自己的长征研究经历。70年代初期,在四川召开的一次大会上,王庭科与四川会理县的一位同志相识了。一个是党史研究专家,一个长征经过县市的主要领导,他们都有一致的想法:把中央红军过会理特别是会理会议会址的准确地点搞清楚。
会后,当地邀请王庭科南下会理考察、研究。他查阅了当时所有能找到的红军长征文献资料、老将帅回忆录和党史教材,几本厚厚的备课本上留下了他那密密麻麻的记录和精挑细选的史料。不久,他带领40多位学员南下会理县考察“会理会议会址”。从此,王庭科开始了“长征路上学长征”。
70年代初期,会理县城的生活、食宿条件还很差,全县城根本没有一家像样的招待所,更别提宾馆、酒店了。没办法,会理县只好把从成都来的大学教授和学员们一起安排在当时的县文化馆。 “尽管条件差,但我们到了会理,毕竟还有房子住,长征路上红军基本上都是风餐露宿,这点苦算得了什么?”每当回忆起当年到会理的往事,王庭科总是感慨万千。
会理天气很好,号称“小昆明”。王教授回忆说,那年他和学员们在会理住了21天。期间,师生们头顶烈日,跋山涉水,深入各乡镇走访了4个老船工和好几个给红军带过路的老农,实地考察了红军当年“巧渡金沙江”的渡口。此外,他们还为会理县文化馆收集了上百件红军过会理时留下的革命文物。
考证了巴西会议召开的确切时间
从那以后,王庭科的长征研究越来越深入。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与研究中,他继承了川大历史系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传统,十分注重资料查阅与实地考证相结合。他不仅阅读了大量长征回忆录,还考察了四川省内外不少红军长征经过的县市城镇,安顺场、泸定桥、大草原、千佛山、空山坝、二郎山等高山峡谷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
作为严谨治学的学者,王庭科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80年代初,他鼓足勇气,向《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关于“巴西会议”召开时间、地点的注释(1935年8月)提出了商榷。他说:“过草地要六天六夜,过了草地才能到巴西。当年8月,党中央和毛主席不可能在巴西开会。”经过一系列考证,他最终确定巴西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9月9日。
尊重史实,有错必纠。1991年,《毛泽东选集》再版时,编委会随即对此错误进行了修正,采纳了“9月9日之说”。
回顾30年来自己艰辛的长征研究之路,王庭科教授越谈兴趣越浓厚。他告诉笔者,最令自己满意的学术研究成果,恐怕要数发表在《党史研究》(1980年第六期)上的那篇题为《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演变》的论文,这篇论文获得了四川省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