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人有深厚的红军情结
作者:袁尚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于都人有深厚的红军情结

——访于都长征出发纪念馆陈列研究部主任张小平

  中革军委、中央政府机关及毛泽东等领
导渡于都河旧址——江西于都县东门渡口

  今天的于都,我们随时都在感受“红军”、“长征”给这个城市留下的烙印。不时可以看到以“红军”、“长征”命名的地方,包括有红军大桥、长征渡口、红军大道、长征大道、长征广场、长征宾馆、长征小学、长征村,以及路边的一些小商店、餐馆,以“红军”或“长征”命名的比比皆是。于都长征出发纪念馆陈列研究部主任张小平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于都人有很深厚的长征情结。

  张小平1969年出生,今年才37岁,但他在纪念馆工作的时间却长达20年。此前,张小平的父亲张德美从1972年直到1986年退休,一直担任纪念馆馆长职务。“和其他于都人一样,我父亲有一种长征情结,由于与老红军接触多了,他们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深深吸引了他。”他说,他父亲从1959年10月开始从事党史研究。当时,父亲访问了于都籍在外工作的老红军、老干部近200名,组织了20多次老红军、苏区老干部座谈会,征集革命文物1000余件,为研究于都革命史和红军长征史奠定了基础。而父亲的这种深厚的长征情结也对张小平产生了巨大影响。久而久之,张小平对当年红军长征那段历史越来越痴迷,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痴迷长征。”1987年1月,刚刚18岁的张小平正式到红军长征出发地博物馆上班了。当时他是从讲解员做起的,上班第一天,父亲就拿了一张纸,列了十个问题,比如中央红军有几个军团,首长都是谁?为什么要到于都休整?张小平都不知道,后来就从这些问题开始,问父亲,查资料,慢慢上手。这张纸张小平到现在还留着。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很多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匮乏,只要有空,张小平就下乡搞采访。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去很多村子就靠脚走。1989年夏天,他到马安乡去,头一天坐车到乡上,第二天天刚亮,就要爬一个1000多米高的石人山,陡得走路都能碰到膝盖。中午才找到那位78岁的老红军。老红军给他煮红薯,加霉豆腐当午饭,张小平饿得一口气吃了四五个红薯,两碗饭。下午又走了20多里到另一个村,脚上起了血泡。晚饭又吃了3大碗,解开皮带吃。就这样,这些年他一共拜访了五六十位老红军。

  对于于都纪念馆,最珍贵的是《野战军南渡贡水计划表》,可以说是“镇馆之宝”。他说,因为这个纪念馆是“出发纪念馆”,而中革军委在1934年10月10日制定的《野战军南渡贡水计划表》里,详细规定了红一方面军各军团渡河的具体计划。为了找这张计划表,也费了一番周折。当时为了核实史实查阅文献,张小平专门到北京的国博、军博,这个计划表就是在军博找到的。后来纪念馆建立,就放大了一份,放在显眼的位置。

  在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至今还保留着一小段当年红军渡河时的浮桥。对于这段浮桥,还有一段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的传奇故事。张小平告诉笔者从1934年10月7日起,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陆续从各防线战场上撤离,开赴于都河北岸,准备从于都县东门、花桥、潭头圩、赖公庙、大坪心、峡山圩等8个渡口南渡于都河。红军工兵通过现场侦察发现,各个渡口河宽600多米,水深1至3米,最大流速每秒1.2立方米,河底为砂石,于是决定在其中5个渡口架设临时浮桥,这些浮桥要求能通过骡马和炮车,而且必须在16日午夜12点以前架通。

  从10月12日开始,于都河沿岸群众协助红军工兵,在于都河近70华里的河段上突击架起5座临时浮桥。张小平告诉笔者,为了不被敌人的侦察机发现目标,军民们每天下午4时开始架桥,晚8时架通,部队通过后次日凌晨再拆除,不留任何痕迹。就这样,浮桥架了又拆、拆了又架。10月16日到20日的5个夜晚,红军战士们踏着咯吱作响的浮桥,通宵达旦地夜渡于都河,从这里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

  张小平自豪地说,在当年红军曾经架起浮桥的于都河上,已经架起了6座大桥,其中最大的两座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桥”和“红军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