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遗物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根据扎西会议决定,党中央在扎西组建了中共川南特委和川南游击纵队(后改称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特委领导游击纵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完成了牵制与打击敌人,配合中央红军和二、六军团战略转移的使命。这支纵队在三省数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下,历尽艰辛,英勇奋战,于1937年因敌强我弱,叛徒出卖而解体。而由纵队组建与领导的云南游击支队,坚持斗争达12年之久,直到1947年大部分干部战士英勇牺牲。第一任特委书记兼纵队司令员徐策用过的马鞍和公文包,云南游击支队队长殷禄才用过的枪筒、子弹、匕首等在扎西会议陈列馆二展厅向人们讲述着中央红军组建的长征以来第一支游击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

  徐策,湖北省大冶县人,长征时为三军团六师政委。1935年2月在扎西会议上被任命为川南特委书记兼政委,后为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兼政委。1935年7月13日,在威信长官司恶战中负重伤,牺牲于罗布,时年33岁。据《彭德怀自述》记载:“当时,中央军委命令,从三军团抽调三、四百人,派得力干部率领,在川、滇、黔创新根据地,我们照办了,抽选了四百余人,派师政治委员徐策同志率领,在川滇黔地区进行游击战,创新根据地。最后只剩数十人,被敌包围,全部壮烈牺牲,没有一人投降。 ”

  1935年7月13日,徐策在威信长官司红山顶战斗中身负重伤后,向罗布坳转移至碾子湾时遭到滇军伏击。徐策惟恐拖累部队,令放下担架,警卫员坚持抬走。经徐策再次下令,警卫员才将其藏于苞谷地中,后被追来的滇军杀害。住碾子摇附近的林朝顺等农民怀着对红军的深情厚谊将徐策就地掩埋。每到清明节,当地的老百姓都携儿带女到此悼念徐策。解放后,当地政府为其立碑纪念。

  徐策跃马川南,转战扎西,在艰难时期英勇作战,不仅牵制和打击了敌人,更为革命撒播了火种,使之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加快了新中国曙光的到来。他用过的马鞍宽29cm,长44cm,高25cm,重1850克,木质,呈弧形,中部凹陷,两头翘,后部有一块皮带缠绕。为了纪念徐策,林朝顺一家把徐策用过的这个马鞍和公文包保存起来。1979年8月,林朝顺将马鞍和公文包捐赠给扎西会议纪念馆收藏。

  云南游击支队队长殷禄才字国清,外号殷骡子。1912年5月1日出生于威信罗布郭家坟,1947年3月威信三桃乡班竹村关子洞与敌作战光荣牺牲,时年35岁。殷禄才用过的匕首、枪筒和剩下的子弹、弹壳、弹夹等遗物,于1994年6月由殷禄才的儿子殷光宗捐赠给扎西会议纪念馆。而殷禄才智斗敌人,利用地形和天阴雾浓的机会从夹击之敌中脱离并使敌人自相残杀的故事,至今还在当地人民中广为流传。

红军用过的公文包

红军用过的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