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孝忠:描绘长征事演绎红军情
作者:本报记者 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曾孝忠近照

  “隐息山林数十春,才丰学富苦耕耘。吟编戏剧诗言志,撰诵辞章笔述情。绘出丹青香海外,铸成翰墨醉乡邻。乌蒙画展迎归颂,赤县南天见彩云。 ”——这是1999年云南省威信县民间艺人曾孝忠在威信县城扎西举办个人画展时,云南省楹联学会、云南南学学会联合赠与他的诗句。提起曾孝忠,那可是威信县方圆数百里的文化圈中一个传奇人物,他多才多艺,书画创作、剧本写作、舞台表演样样拿得出手。在威信这片热土上,生于斯长于斯的曾孝忠,浸润着灵山秀水,感受着革命遗风,在艺术的天地里默默地耕耘数十载,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了这方土地,以及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尤其是他的长征、红军题材艺术创作,数量巨多,成就斐然,令人叹服。

  艰辛求艺 孜孜不倦

  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曾孝忠的经历颇为坎坷。他1947年出生于云南省威信县石坎乡院子村一个书香世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从小就为了生计奔忙,四处跑江湖,以替人剪纸、绘画为生。“文革”中,因为画了一幅油画《少女图》,他被安上了“牛鬼蛇神”的罪名,备受折磨。这段岁月,他在一幅《倒梅明月图》中题诗时有所描述:“一树清影映窗台,魂梦相依共俳徊,倒梅冷落无人问,只有明月夜夜来。”直到1978年,他才重见天日,被聘为民办教师。1985年,由于在艺术上的成就与影响,他被调进了石坎乡文化站,从此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书画艺术、剧本创作、舞台表演等领域孜孜以求,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管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在艺术的道路上,曾孝忠始终不曾放弃他的理想与追求。不论是跑江湖,还是任民办教师,还是在文化站工作,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对他来说是经常的事情。为了绘画,哪怕步行十余里路也要回家继续创作。“文革”后,他的书画创作重心转到了画牡丹上。他告诉记者,当地山花很多,特别是有一种马背托,又名马缨花,有红有白,也是许多小花组成一团,和牡丹极为相似,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苦研国画艺术,对明清以来直到近代的花鸟大师青藤、白杨、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以及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而尤其醉心于黄润华、吴希龄的写意牡丹。在不懈的学习创作中,他逐渐形成了苍劲凝练的艺术风格,得到了画界的好评。原中国书画院院长吴高龙老先生就曾评价说:“他的画风,属于清新活泼的一类,用笔爽快而灵动,擅长取小景,能够捕捉情趣,抒发感情。”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花的绽放,听到鸟的啁啾,感受到自然的流动,呈现出一派生趣盎然的景象。

  红色热土 寄意深情

  威信是一片革命的热土,当年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这里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无数革命的足迹。曾孝忠经常漫游于威信的山水间,除了领悟山峰的雄峻、溪水的柔情、一草一木的生命力外,还时时为当年红军战士的豪情壮志、慷慨悲歌而感怀不已。他几乎走遍了红军在威信走过的每一寸土地,并多有相关画作问世。他的一幅代表作《赤水河畔牡丹红》中,阳春三月的赤水河畔,牡丹竞相开放,映山红争奇吐艳,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对真实景物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这片土地上那段红色历史的由衷赞美。

  曾孝忠还在戏剧编排、表演上颇下功力。他至今已经创作剧本40多个,而描写长征、歌颂红军的剧本就超过10个:剧本结构多种多样,既有独幕剧,也有多幕剧;演出样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花灯歌舞戏,也有快板剧。而描写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反映当年红军在威信情况的剧目,如《申请书》讲述了红军的宗旨感染了当地百姓,他们纷纷入党、参军,《红军哥哥回来了》讲述的是红军要走了,老百姓对他们依依不舍;也有反映多年以后人们对那段历史、那些故事的回忆的,如《怀旧》讲述了老人们怀念当年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故事,《赤水火种》讲述了解放后一些年轻人忘记了革命传统,老人们就给他们讲述红军的故事教育他们;还有的剧目是写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像《长征路上多神韵》、《这条路充满光荣》等就是反映威信当年人背马驮的山间小道到现在已经是柏油马路的变化。

  尽管大多是独幕剧,但曾孝忠在其中设置的戏剧冲突、刻画的人物形象一点也不马虎,而像结构复杂的多幕剧,曾孝忠更是写得戏剧冲突不断,很具观赏性。比如三幕剧《苗岭长存红军情》讲的是一户杨姓人家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当地的土匪知道了,要抢,于是派了一个人化装成做生意的住在了杨家打探情况。杨妻对这个人产生了怀疑,要驱逐他,但是杨不同意,就争吵了起来,结果那个人还是被留了下来。不久后,杨家的姑娘被下山的土匪里应外合抢走了。这时恰好红军赶了过来,一举消灭了土匪,救出了杨家的女儿。但是这时杨妻以其已受到玷污为由拒不让女儿回家,红军就给她做思想工作,终于使得一家人团聚。通过几次矛盾冲突,曾孝忠把红军不仅救老乡、而且帮老乡的一片深情很好地阐述了出来。

  而为了创作这些戏剧,曾孝忠也费了不少事儿,很多作品都是他实地走访,根据有关史料写成的。如《鱼水情》,写的是当年红军驻扎威信期间,有个孩子病了,红军听说后上门治病,结果由于对红军军队的误解,而且被土匪抢怕了,孩子的家长就拒绝红军战士进到家里。经过沟通,最后红军终于治好了孩子的病,感激的老乡还让孩子认红军战士做了干爹。而这个故事的原型也是有的。威信县石坎乡杨家寨有个当时中央红军的卫生部旧址,当年红军为乡亲治病,做了不少好事,走时乡亲们都非常舍不得。这个戏就是根据这个材料写成的。

  贴近群众 宣传长征

  曾孝忠还自己组织剧团下乡演出。早在1979年任民办教师时,他就自费组织了20余人的演出队,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的花灯、牛灯、莲枪等文艺形式,在邻近乡镇走村串寨,巡回演出,参演人员有干部、市民、农民等,曾孝忠更是亲自化妆登台演出,一招一式都不含糊。他组织的剧团搞得红红火火,足迹遍及威信、镇雄以及临近的贵州毕节地区等地,至今已经演出400余场,一场就有2000多观众,反响都很好,至今已经获得过很多奖项。曾孝忠对记者说,这样做,不仅能丰富当地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宣传红军精神。

  正如他2004年填的一首《江城子》:“五十如梦愧回头,岁悠悠,不能留,一事无成,辜负水东流。欲探艺术途漫漫,虽有志、白了头。雄心今日未曾收,夕阳红,更追求,努力练功,何患志难酬?换把精神成细雨,滋大地,报神州。”如今的曾孝忠,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他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还远未止步,他宣传红军事迹、弘扬长征精神的劲头也还正足,他很希望能创作更多的好作品,为更好地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宣传革命精神出力!

曾孝忠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