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的成长与“春晚”的诞生
作者:邓在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 align="justify">  伴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我作为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的第一代导演,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回顾中国电视文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中国电视文艺事业从无到有,从单调贫乏到绚丽多彩,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一代代电视人的努力。</p>
<p align="justify">  由于技术条件的局限,中央电视台在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导播现成的节目。尽管刚开始我对电视编导一无所知,但十年军队文工团的舞台实践经验,让我较快地掌握了导演切换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随着百姓拥有电视机数量的增多,由我导播的很多文艺节目,如《东方红》大歌舞、《长征组歌》、《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逐步由剧场进入了家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电视的强大社会功能也逐步显现。</p>
<p align="justify">  早期的电视台没有录像设备,为了同兄弟国家交流文艺节目,我们每年都在新影厂用胶片拍摄一部贺年片。我曾与黄一鹤、王扶林等同志合作,拍摄了《天山的春天》等五部贺年片。这是我国电视文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始自办文艺节目。</p>
<p align="justify">  这些自办节目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电视文艺专题节目;二是综艺节目。上世纪80年代,我作为中国电视艺术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后,向台里提交了一份汇报材料,引起台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在这次汇报中建议设置周末文艺栏目、成立专题节目剧组、重视发挥主持人的作用等,这些建议后来大都被领导采纳。中央电视台第一期《周末文艺》栏目就是我编导的,从那时开始,综艺节目日益繁荣发展、形式多样,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p>
<p align="justify">  随着综艺节目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也应运而生了。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结束一个月,便迎来了羊年春节。以往春节,中央电视台只在除夕夜转播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联欢活动。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台里决定在这一年自办文艺节目,其主题是反映全国人民拥护改革开放的欢乐心情。这就是“春晚”诞生的历史背景。</p>
<p align="justify">  之前,我与王扶林曾合作导演过一台《笑的晚会》。在这台晚会中,我们尝试用“茶座式”的布局,消除舞台与观众席的心理鸿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次,我把“茶座式”布局移植到羊年“春晚”,再次获得成功。这一模式从此为历届“春晚”所沿用。</p>
<p align="justify">  对晚会的节目安排,我们也做了大胆的设计,用人们久违的交谊舞贯穿始终。这个在今天年轻人看来早已“过气”的设计场景,30年前却令国人耳目一新。在那次晚会上,李光羲演唱的一首激动人心的《祝酒歌》,白桦朗诵的诗篇,新凤霞由儿子背到现场演唱评剧《花为媒》,这些生动的场景,想必仍留在很多人记忆里。</p>
<p align="justify">  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春,我又和黄一鹤、杨洁编导录制了一台春节联欢晚会,同样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台领导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人民渴望在传统的除夕之夜,通过电视这个日益普及的媒介,获得与他们欢乐心情相一致的美好艺术享受。于是,在台领导的直接关心下,我和黄一鹤共同执导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春节晚会,这就是1983年春节晚会。这次晚会同样采用“茶座式”布局,但规模更大,现场转播时间长达四个小时,并首次采取电话点播节目、猜谜语等互动形式,引起观众很大兴趣。此后,我又担任了1987、1988年两届春节晚会总导演。今天,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进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p>
<p align="justify">  时代在前进,电视文艺也以空前的广度与深度向前进军。从80年代后期开始,重大电视文艺题材以更大的规模、更多的投入、在国际国内有着更为广泛影响为特点,陆续出现在世人面前。我在这方面编导创作的节目,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p>
<p align="justify">  一是大型广场文艺节目。国庆40周年时由我执导的大型文艺节目《我爱你,中国》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为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我们在策划过程中群策群力,尽力拓展艺术想象空间,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案:把整个北京当作一个大舞台,凡是全国人民熟知的名胜古迹,都是演出的背景。在人民大会堂前,布下陆、海、空军、武警、公安五个合唱方队,齐唱《中国人,中国汉》;在记录着民族历史的圆明园废墟上,上百人为骆玉笙老人伴唱《重整山河待后生》;在沉积着历史年轮的祈年殿前,超大型乐队演奏《黄河狂想曲》;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铺展数百个“威风锣鼓”;在颐和园石舫上,吉它弹唱《风雨同舟》;在天安门城楼上,孙道临、白杨朗诵《我心中的中国》,杨丽萍领舞《烛光里的妈妈》;更有2000名学生手持4000支灯组成流动的中国地图,在焰火点亮星空的衬托下,黄河、长江在“地图”上激越奔腾,《我爱你,中国》的歌声有如黄河长江的巨浪轰然响起,叩动亿万人民的心弦。</p>
<p align="justify">  作为整台晚会的开场节目,我们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也做了新的设计:三军仪仗队持枪列队走出天安门城楼,伴之以军乐队的行进式演奏,五星红旗在一位藏族少年领唱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此后,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也参照了这次国庆晚会的做法。每天清晨从城楼到广场,随着流动的节奏,万人争睹庄严的五星红旗在军乐声中升起,成为首都一道弘扬爱国主义的特殊风景线。</p>
<p align="justify">  二是大型电视风光艺术片。多年来我一直抱有拍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愿望。恰好台领导也给了我这个任务,就在承接国庆40周年的同时,拍摄12集系列风光艺术片《黄山》。我给自己和摄制组定下一个标准:每个镜头都应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我挤出时间四上黄山,带领摄制组拍下了那里的春夏秋冬。为了能拍到满意的黄山日出,剧组成员多次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攀登到山顶。为求最佳的角度,大家用绳子把摄像师从悬崖上吊下去拍摄。尽管经费很紧张,但我们还是租用了昂贵的直升机实施航拍。《黄山》与观众见面后,博得了普遍好评。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部电视片播映后,大大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来到黄山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上山前后几乎都要看看这部片子。</p>
<p align="justify">  三是表现伟人形象的电视专题艺术片。这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政治上和艺术上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幸运的是,在我崇敬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百年诞辰之际,我为两位伟人分别执导了电视专题艺术片《毛泽东诗词》和《百年恩来》。</p>
<p align="justify">  毛泽东诗词博大精深,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是一代伟人革命生涯的形象画卷。经过反复学习、思考,在这部电视片中,我们从诗词与伟人的关系的角度,对毛泽东的形象作了艺术定位,即政治家和文学家的统一,政治成就和文学成就的统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在创作手法上打破常规,采取纪实、政论和艺术“三位一体”,融史料、文学、风光、音乐、歌舞于一炉的艺术形式,这在我的电视生涯中是一次新的突破。这部片子于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前夕与观众见面,得到了包括毛主席亲属在内的广大观众的肯定。《百年恩来》是我导演生涯中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这部专题艺术片,着重表现周总理崇高的思想品德与非凡的人格魅力。以情动人,是这部艺术片的最大特点。为了把“情”字贯串始终,我们深入挖掘,精心构思,匠心独运,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撞击人心,使全片成为一串璀璨的珍珠项链。我们在3年多的时间里,先后采访了300多人,足迹遍布国内外,仅积攒的素材就有2000多盘。功夫不负苦心人,这部饱含对总理深情的电视片,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获得了全国电视艺术金鹰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首届音像出版奖;主题歌《你是这样的人》,准确地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热爱与敬仰,为人们所喜爱和广泛传唱。</p>
<p align="justify">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文艺事业呈现出两大特点。首先,观众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数量越来越庞大;二是层次越来越复杂;三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差距拉大;四是观众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些变化,使电视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由综艺转向细化,由专业性转向平民性。</p>
<p align="justify">  在这种情况下,单靠综艺晚会显然难以满足最大多数观众的需求,从而促使电视文艺不断拓展它的发展空间,开发更多新的品种和栏目。近年来出现的访谈类艺术节目以及各类“真人秀”节目,都不乏成功的例子和有益的尝试。</p>
<p align="justify">  对创新类节目,当前存在一些争议,并不足怪。电视的本性属于最大众化的传媒工具,增强电视文艺的娱乐性、大众性、互动性和平民意识,使观众从仰视变成主人和参与者,是今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电视文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忽视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形势下怎样做到“寓教于乐”,是摆在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p>
<p align="justify">  第二个特点是高科技的发展和在电视上的运用,对表演艺术与多种技术形态的结合,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p>
<p align="justify">  电视文艺与科技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以我自身的经历为例:在专题文艺节目《波光水影话方圆》中,我们首次运用了水下摄影技术;在风光艺术片《黄山》等节目中,我们首次运用了航拍技术;近年来,我们把视频数码技术有机地运用到纪念毛泽东、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的编导创作中等等。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电视文艺必须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固步自封;又要让技术为内容服务,不要搞花架子。</p>
<p align="justify">  电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括策划、撰稿、编导、摄像、舞美、音响等众多方面,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电视文艺事业的发展,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国电视文艺的繁荣,源于党的正确领导,成绩属于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敬意!</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img complete="complete" oldsrc="W020201021427140015814.jpg"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51/202010/W020201021427140015814.jpg" /></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邓在军和年轻同行在一起</font></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