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古希腊,人们就会想到梭伦、菲迪亚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亚历山大等世界级“大咖”。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具有独特魅力,为人类社会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个成果璀璨的文明,支撑它的一定是一个文化积淀丰厚、交流互动频繁、充满活力的社会和其中的人——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就以“人”为主题来讲述古希腊故事。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5月18日。
作为首都博物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的重磅展览之一,此次展览汇聚了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等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270件(套)藏品。珍贵展品跨越了从公元前5800年希腊新石器时代至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时代,全面涵盖古希腊文明各个时期。“展览带领我们踏上一场以‘人’为核心的时空之旅,从公元前6000年的史前时期一路前往希腊化时代。此次展出的文物珍品,讲述着迈锡尼王国的传奇故事,展示着神话中众神与英雄的壮举,重现着雅典这一民主的摇篮在伯里克利时代的辉煌。”克里特岛哈尼亚文物局局长艾蕾妮·帕帕多普卢说。
黑绘双耳瓶(粉黄色陶土)
公元前510年-前500年 出土自埃伊那岛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神秘面纱
公元前7000年开始,希腊这块土地上就建立起持久稳定的聚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公元前3000年前后,最早的希腊文明出现在基克拉泽斯群岛上,学界称之为基克拉泽斯文化。基克拉泽斯文化的代表性文物是人物小雕像,其形态别具一格,也是希腊远古艺术的杰出代表。存在于早期基克拉泽斯文化二期(公元前2800-前2300年)的“烤盘”形器,可能用作盘子、镜子、食盐贸易的量器甚至天体观测仪或祭祀用品。在基克拉泽斯群岛,这种“烤盘”形器既出土在生活遗址中,在墓葬里也有出土。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的这件“烤盘”形器物,带有叉形手柄,图案中央是很多副船桨的无桅杆大船,在船前进的右边方向还有一个鱼的象征图案。
“有一处国土克里特,在酒色的大海中央
美丽而肥沃,波浪环抱
居民众多,多得难以胜计
共有城市九十座,不同的语言互相混杂
……
有座伟大的城市克诺索斯
米诺斯在那里九岁为王,他是伟大的宙斯的好友”
《奥德赛》所记述的,是约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的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是希腊爱琴海地区的早期青铜文明之一,留存至今的“米诺斯王宫”遗址见证了曾经的辉煌。
迈锡尼文明则因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强邦迈锡尼城而得名,迈锡尼人通过与爱琴海、地中海地区的其他文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自身文明的发展。19世纪后半叶,德国商人海因里希·施里曼受到《荷马史诗》所述内容的启发,在土耳其和希腊多地展开调查,发现了特洛伊遗址,对迈锡尼等地的遗址进行发掘,从而揭开了迈锡尼文明神秘的面纱。
1876年11月,施里曼在位于迈锡尼的城堡遗址内发现了墓葬群,被称为“墓圈”,其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震惊世界。古希腊文明考古的精美典范——“阿伽门农金面具”就出土自迈锡尼卫城墓圈A的5号墓,收藏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此番来到北京展览的是其收藏于迈锡尼考古博物馆的复制品,本身也是一件由瑞士艺术家埃米尔·吉勒龙制作的艺术品。这件属于希腊大陆晚期青铜文化一期(公元前16世纪下半叶)的金面具展现了一个带有胡须的男子,生动反映出逝者面庞。施里曼认为面具主人为阿伽门农,因此称之为“阿伽门农金面具”;实际上,这个面具属于一位迈锡尼的国王。迈锡尼文明出土的巨大宫殿、城墙和贵族墓葬遗址,以及如金器和陶器等诸多艺术品,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成为希腊青铜文明的代表。
古希腊艺术,除了诸多具有典型图式意义的雕像与建筑,陶器更是丰富多样且具有代表性。“几何风格”专指古代希腊世界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陶器绘画上。这些陶器上装饰着清晰且结构分明的水平饰带,由回纹、十字、圆形等图案组成,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几何风格成熟时期,以公元前8世纪的雅典“迪皮隆”陶罐为代表,出现了对人的描绘,但是构图简单,具有强烈的几何风格;之后,几何风格逐渐被古风时代的艺术风格所取代。
自公元前8世纪以后,各地的“巴赛勒斯”(意为“王”)拥有的家族财富越来越多。他们的土地、牲畜、战利品以及地中海周边强大势力之间的贸易交换产生的收入,催生出了“贵族”阶层。家族掌握的财富通过这种方式为一种新的生产和消费联合体、也就是“家庭”这种组织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一种社会单位,“家庭”的建立反过来促进了贵族阶层的兴起,并在之后形成了“城邦”。古风时代就是希腊各个城邦逐步形成的时期。除了古风时期的雕塑立像以外,通过贵族墓葬出土的文物,公众亦可以了解到贵族的地位财富,欣赏到古风时期的艺术特色。
红绘人物陶器(橙红色陶)
约公元前500-前490年 来自卡利拉奥斯·特利库皮斯旧藏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全球文明
人们了解的古希腊文化,更多的时候是指古希腊的古典时代——从公元前5世纪初的希波战争开始至公元前4世纪20年代这一段时期。公元前362年,史学家色诺芬感叹:“战争所带来的后果与人们事先预料的恰恰相反……战后的希腊却比战前愈加混乱和无序了。”他所指的就是古典时期这个充满了战争和冲突的时期:希腊人与波斯帝国之间发起战争,随后雅典崛起,以雅典与斯巴达为首的两大军事同盟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但是在这一时期,希腊人取得了空前的政治和文化成就。雅典人建立的古代民主制度逐渐完善成熟,为人类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组织实践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除了以帕台农神庙为代表的古典建筑和以古希腊戏剧为代表的文学成就,古典时期的希腊还给我们带来了“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著名历史人物,他们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览中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的桃金娘形花冠也许就映照了那个时代的风华。气味芳香的桃金娘属植物,是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圣物,象征着不朽;在古希腊,黄金、镀金和天然的花冠用于与秘仪、祭祀、祭酒、宴会、赛会和戏剧有关的各类仪式。
“我确信无疑
在当时,全世界没有哪一个族群、哪一个城市或哪一个人
没有听到过亚历山大这个名字”
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如此记述能在古希腊历史上与阿伽门农“两相对照”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展览中展示了一件创作于2世纪、收藏在保罗和亚历珊德拉博物馆的大理石亚历山大头像,面部清瘦、面容平和,表现出了亚历山大的年轻和英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雕像波浪状的头发,这种发型通常用来描绘神灵或英雄,在头像后面佩戴了一个祭司专用发带,代表了与神沟通的能力,表明这尊雕像已经被“神化”——在古希腊历史上,亚历山大的确可以成为人间之神:他率领希腊军队打败了波斯帝国,改变了希腊、波斯之间长期对抗的政治格局。最终他以帝国统治者的身份,革除了东西方的旧有藩篱,亚非欧很多地区进入了希腊化时代的新篇章。
在希腊化时代,“通用希腊语”从欧洲远播至埃及和印度地区,成为不少人的通用语言;希腊文化在亚非欧三大洲很多地区流行,成为文明对话的契机,也成为许多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来源;希腊化时代塑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面貌——艺术获得交流,科学得到传播,人们新的世界观也就随之出现了——“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古希腊文化对于世界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
“亚历山大在亚洲建造的最后一座城市距离今天的新疆300公里,因此我相信希腊是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西方城市化文明。许多展品也将我们带回到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的时代,在他们二者之间,是古希腊辉煌伟大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文物展品值得驻足凝神,屏息赏鉴。”希腊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介绍。2000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展览生动展现了古希腊社会和文化风貌,“希腊人”将带领观众领略古希腊文明成果,追溯现代西方文明之源,理解文明多样性与共同性,深刻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我相信,观众会通过这个展览理解为什么希腊文明不仅仅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更曾在亚洲也留有印迹。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文明可称为全球文明,而希腊文明正是其中之一。”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说。
墓碑(大理石) 约公元前400年
高1.03米,宽0.56米,厚0.23米
1910年在雅典阿吉奥斯-康斯坦丁诺斯教堂附近发现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