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管乐文化的双向交流
——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范磊赴日举办大师班侧记
栏目:视线
作者:张乐  来源:中国艺术报

音乐会现场

  11月11日至23日,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范磊应日本文部科学省邀请,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大师班教学,并与该校单簧管教授信雄共同为当地民众及师生呈现一场兼具中外经典曲目的专场音乐会。

  爱知县立艺术大学成立于1966年,是日本著名公立艺术大学。范磊是该校建立以来首位聘请的单簧管专业客座教授,此次讲学是将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核心教学理念在两周时间内,分别对本科、硕士近20位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授课。他认为,如果学生仅依赖老师给予的现成“鱼”,即既定的演奏技巧和曲目处理方式,那么他们在这条道路上必然难以走远。因为一旦遇到未曾学过的曲目或当代音乐复杂的表达方式,就会不知所措。因此,他致力于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单簧管的方法与规律,即如何去“捕鱼”。

  范磊作为我国首位单簧管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美国奥伯林音乐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和国内8所音乐院校的客席教授,以及唯一一位同时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耶鲁大学进行讲学的华人管乐教授,发起了“中央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国际管乐打击乐音乐节”“国际莫扎特单簧管比赛”“西安单簧管萨克斯音乐节”“首届全国单簧管协奏曲比赛”“青岛国际单簧管大师班”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

  此次大师班在日本单簧管教学与演奏领域已经具有先进理念和成熟体系的基础上,以提高综合音乐素养和培养音乐创造力为基点,从技巧传授出发,通过作品演奏与精细处理,达到演奏水平精益求精的教学目标。范磊注重引导学生从音准、节奏、音色等多方面去理解和诠释音乐。在将音乐素养培养融入技巧训练的过程中,不单纯追求技巧,而是立足音乐内涵,让学生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探索适合自己的演奏风格,使其演奏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范磊认为音乐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复制,而是因材施教的艺术。此次讲学他为每位学生精心定制个性化的指法训练,如对于手指较为纤细灵活的学生,会推荐一些高难度的快速音阶与琶音练习曲,以充分挖掘其潜力。对于手指相对粗壮或灵活性稍欠的学生,则侧重于基础指法的巩固与循序渐进的拓展练习。在其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不同指法组合在同一乐段演奏中所产生的微妙差异,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最契合自身特点和音乐表达需求的指法路径。对于那些音乐感知力较强,但技巧稍显薄弱的学生,他认为应在基础技巧训练中巧妙融入富有创意性的音乐理解练习,尤其对嘴唇、气息、运指等方面要有所提升,同时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对于技巧娴熟但情感表达匮乏的学生,则需精心挑选一系列情感浓郁、风格各异的曲目,如莫扎特、格什温等不同时期作曲家的无伴奏乐曲,来达到启发学生挖掘内心深处情感源泉的目的,实现技巧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多年来,范磊坚持演奏与教学的双重身份。他的演奏风格独树一帜,既能精准地诠释古典大师作品中的深邃内涵与严谨结构,又能在现代音乐的演绎中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灵动的即兴才华,融合中西方音乐文化的韵味。此次讲学期间,他与信雄上演了门德尔松《音乐会二重奏》、庞凯丽《约会》、张梧《苏北调》、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4首单簧管经典曲目。范磊表示,虽说教学相长,但因侧重点不同,教学活动往往会影响演奏状态,这就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种作为演奏家的敏锐。通过此次单簧管经典曲目专场音乐会,他希望让中日两国年轻的单簧管学子看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的可能性,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提升演奏水平、追求卓越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希望通过与日本优秀演奏家的交流切磋,汲取新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中国单簧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此次范磊的日本讲学,对中日间的单簧管教学与交流具有多方面的推进作用。他在深入日本艺术大学的课堂、排练厅和学术讲座现场过程中,与日本同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互动,亲身体验到日本管乐教学中的严谨规范、对音乐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在乐团排练中的高效协作模式,并将这些宝贵经验带回中国,提高与促进中央音乐学院乃至全国的乐队训练水平。他在与不同年级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培养的方式,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探求中日单簧管教学各自的长处。这种双向的交流与学习,其意义正如范磊所言,“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拓宽两国管乐从业者的视野,激发新的创作灵感和教学思路”。

扫一扫浏览更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