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温情于教育
——评话剧《高二,不慌》
栏目:视点
作者:王鹂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由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市栖霞区委宣传部、南京创维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话剧《高二,不慌》在南京上演,该剧将笔墨锚定在“双减”政策的时代题旨上,采用多时空交叉叙事手法,展开当下中国学生学习生活的生动图景。在这个舞台上,逐梦的学生、紧张的家长、不慌的老师共同登场,寄予了家校同心、合力共育的美好期盼。

  剧中三名高二学生都有着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父母,也对成绩超乎寻常地重视,这些压力重重地落在他们身上,他们以对峙、争吵的方式反抗,却并未缓解矛盾。走出困境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依靠公共政策的干预与介入。剧中,老师杨易拥护、响应“双减”政策,并引导家长增强对素质教育的信任,利用开放多元的招考政策规划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路径,让孩子的兴趣爱好与职业生涯规划接轨,也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关系。她简单的一句“高二,不慌”,其背后的含义是让家长不要焦虑,让孩子放慢脚步,还自由于孩子,也是还温情于教育。

  剧中有三位家长角色,一个是工作自由、对女儿十分宠溺的父亲张四海,一个是事业有成、在工作与家庭间疲于奔命的父亲孟宏宇,一个是专心“鸡娃”、掌控欲极强的母亲江敏杰,勾画出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群像。他们深谙教育的重要性,视之为改变命运的关键钥匙,因此在孩子的学习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甘于牺牲自我、甘于无私付出,但却缺少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无论是热爱表演的孟垚、热爱历史的吴子清,还是热爱航模的张莫莫,孩子们的梦想本是如此明确,但因家长的反对又显得遥不可及。

  生活被真切地演绎在舞台上,更有力地让观众察觉现实的荒诞与畸态。剧中的一个个人物滚烫且热烈,源于编剧对生活极为细致且精准的观察,舞台上的他们可能是我们自己,也可能是我们的父母、老师、孩子……在熟悉的场景下、人物对话中,让大家陷入反思。

  该剧的舞台简洁干净,场景的区分设置更多是依赖灯光的运用,给予了演员充分的表演空间,也给演出场地留有更多选择。

  该剧的场景主要是家与学校,导演多次采用了电影中常见的多时空交叉叙事结构,始终保持着表演节奏的流动性。比如,第二场讲述的是在两个家庭中发生的故事,舞台被分割为两块光区,舞台的重心随着聚光灯的移动也在两个家庭中流动,在台词的呼应下联结起了内在的逻辑性。比如其中几次切换:江敏杰在孟家问子清“你听到了吗”,张四海则在自己家里答他老婆的话“听到了”;张莫莫对张四海说“对不对”,孟宏宇则在舞台另一侧答“对对对”……这种跨越时空、相互呼应的台词,代表着不同家庭间的共性。

  这种蒙太奇思维贯穿这部戏剧创作的始终,让原本的线性叙事呈现更为丰富,有效避免情节平铺直叙带来的枯燥与乏味。除此之外,整场演出还注重营造轻松幽默的氛围,将严酷的批判与尖锐的讽刺融入到类似轻喜剧的表达中。

  早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就已吹响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号角,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强调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话剧《高二,不慌》的主旨也正是如此,无论孩子是成绩优异的吴子清还是分数平平的孟垚,他们都是可塑之才,各有精彩,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别急、别慌,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