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说到经典,《白蛇传》与镇江的千年情缘
栏目:非遗
作者:吴云  来源:中国艺术报

白蛇传全景图(镇江刻瓷) 邵同义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2006年“白蛇传传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其责任保护单位。

  《白蛇传》故事的演变

  《白蛇传》故事最早见于唐传奇《博异志·李黄》,讲的是富家子弟李黄在长安街市上被一位白衣妇人所迷惑,结果回家三天后化为一摊血水而亡,其家人后来在李黄生前流连之地发现有一条白蛇常年盘踞此处,并无什么白衣妇人。到宋代,故事被收入《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宋人话本小说《西湖三塔记》,与之前有所变化,说的是一个叫奚宣赞的少年在西湖游玩时被三只妖怪所诱惑,三妖分别为白蛇、乌鸡、白獭,分别化身为白衣娘子、女婢与婆子,少年的叔叔是学道之人,最后以法术将三只妖怪捉拿,并用三座石塔将她们镇压在西湖中。可以说《博异志·李黄》《西湖三塔记》都是《白蛇传》的雏形。在这些传说的基础上,明代冯梦龙又进一步将其加工成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收录在他的《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使《白蛇传》的传说基本成型,它摆脱了此前白蛇故事中“蛇妖化作美女害人”的套路,原来可怕的蛇妖变成了美丽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女子,情节也大大丰富。到清朝,各类小说争奇斗艳,白蛇故事被进一步加工和丰富,但大都沿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基本故事框架。到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方成培创作的《雷峰塔传奇》问世,共四卷三十四出,将当时流传于民间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梨园演出本,删改重编成一出完美尽善的爱情悲剧。方版《雷峰塔传奇》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最广大观众的审美趋向,并在几百年里广为流传,成为舞台演出本中的经典,其版本也成为被不断改编的模本。

  可以说,《白蛇传》故事大抵起源于唐传奇,雏形是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多次加工和重构,初步定型于明末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并在清代逐步成熟,出现了方成培创作的《雷峰塔传奇》,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白蛇传》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一大典范,是中国民间叙事和文化精英叙事相融合的一大瑰宝。

  “白蛇传传说”与镇江的渊源

  镇江是《白蛇传》故事的重要发生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镇江先民就在宁镇山脉一带繁衍生息。据记载,殷商以前,当地原始居民流传有“断发纹身”习俗。蛇是镇江先民的图腾崇拜对象,镇江之所以产生并流传《白蛇传》,应该与这古老的民俗心理根源有关。初唐时,镇江就萌芽了金山寺和尚降伏白蛇的原始传说,这里不得不提到金山寺的开山鼻祖“法海禅师”,他是《白蛇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本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宰相裴休的儿子,俗名裴文德、裴头陀,年少时即被裴休送入佛门,取号法海,后成金山寺一代祖师。法海禅师佛法造诣极深,相传他在金山寺曾驱逐一条害人的蟒蛇入江。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白蛇传》故事沿用了法海这个符号,但与真实存在的金山寺和尚是两个概念。在宋代时,镇江民间已流传白蛇传话本《雷峰塔》,并且《白蛇传》故事中的“水漫金山、合钵”等情节,都可以在金山寺的民间传说中找到一些渊源。著名的民间文艺学理论家王骧认为:《白蛇传》的镇江源,“不仅确实存在,而且比较杭州一源的产生时代更早一些,故事情节也更为具体”。

  学术界大多认为,明末著名的文学戏曲家冯梦龙的评话《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对白蛇传故事起到了重要发展作用,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故事。冯梦龙曾经在丹徒县也就是现在的镇江市做儒学训导和教谕,这使他有机会熟悉和了解镇江的自然环境以及地域特征。从金山和尚降服白蛇的原始传说到镇江在宋代的一些真实地名、景观等,比如我们熟知的“五条街”“针子桥”“镇江渡口码头”“金山寺”“白龙洞”等地名,都被逼真地描写进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话本情节当中,并且这些地名在今天的镇江还有所保留。它们既是《白蛇传》故事中的重要佐证,也成为了《白蛇传》源起于镇江的“可信物”。

  《白蛇传》故事在镇江发生的重要情节有:“保和堂施药、饮雄黄酒、端午惊变、水漫金山”等,它们都极大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演变。因此,每逢端午佳节(五月初五),镇江各个剧场、书场(在农村搭台的演出)都轮番演出有关《白蛇传》的戏曲、曲艺,民间戏曲《上金山》、清曲《水漫金山》等就是其代表作;在老百姓家里,家家户户吃“十二红”、喝“雄黄酒”,门上插菖蒲,身上揣香包,群众聚集在集镇演讲、演唱与《白蛇传》有关的鲜活“故事”,“麒麟唱”“耥草山歌”“荡湖船”等比比皆是;每家中药店门口均发放中草药熬制的免费避暑汤药……所有这些与《白蛇传》有关的民俗事项,都成为镇江《白蛇传》口头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

  众所周知,金山寺自古就是镇江的一张显性名片,方成培改编的《雷峰塔传奇》就描写了故事高潮“水漫金山寺”的情节,既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又表现了白娘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充分体现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古代的金山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水,人称“浮玉”,山上香火缭绕,加之处于长江下游,潮涨潮落,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金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说明了一个道理: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白蛇传传说”的保护传承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白蛇传传说”的责任保护单位,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保护和传承:

  一是建立了“白蛇传传说文化展示厅”,展示多年来中心搜集的与《白蛇传》相关的故事手稿(全市98个乡镇,包括《白蛇传》故事原始资料在内的口述文学卷本1600多万字)、音像、邮票、火花、烟标商标等,以及在全国各地征集来的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以白蛇传传说为主题的民间工艺品,还展示了与《白蛇传》有关的镇江端午节的民风民俗。

  二是打造“白蛇传传说”活动品牌。从2005年开始相继举办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近30场弘扬性活动,如《白蛇传传说》全国剪纸大赛、海峡两岸白蛇传传说研讨会、千年等一回——《白蛇传传说》工艺美术精品杭州展等。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使“白蛇传传说”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同时也让“白蛇传传说”得到了更好的活态传承和保护。

  三是对搜集来的“白蛇传传说”资料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保存,共计上传9个大项、16个小类的300余条资料,涵盖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全面记录保存了镇江“白蛇传传说”的相关资料存续状况以及保护工作。

  “白蛇传传说”流传至今,仍具有强大恒久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传统习俗,使它成为中国汉族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老百姓世代口耳相传的传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及民族深层心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白蛇传传说”的民风民俗内容也极其丰富,对了解江南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于传说主要的发生地镇江而言,《白蛇传》与金山寺、白龙洞、五条街保和堂等自然文化景观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使镇江这座城市具有了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系镇江市民协主席)